课程纲要.科学三年级上册
课程名称: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设计者:郭晓丽 郭雯芳 适用年级:三年级 总课时:共计36 课时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学校:
课程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一)科学探究
1、体验“观察与提问”, 会观察,会记录,提出问题 、记录问题 2、能利用各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体验五官的作用 3、能从不同角度对秋天进行观察和提问
4、以制作“蚂蚁”模型为线索:制作→观察→修正 5、尝试用搜集资料的方式来解决科学问题 6、会选择问题;认识土壤
7、会运用工具进行定量观察,了解对比实验的要求,会整理数据 8、会评价问题 ,尝试调查法,制作科普展板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展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爱护大自然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6、乐于合作和交流,能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7、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社会与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
1、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全面了解秋天的景象,观察果实、找出果实的共同特征 3、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
4、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了解昼夜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5、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体验用不同方法进行观察的乐趣,体验发现问题带来的充实感,激发提出问题的兴趣。
第二单元:能利用各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 第三单元:能从不同角度对特定事物进行观察和提问
第四单元:能多层次地对自然世界进行观察和提问第五单元: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第五单元: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第六单元:能借助简单测量工具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
第七单元: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第八单元:分析观察和提问的成功案例,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探究如何更好地观察和提问
内容安排: 周次 课章节名称 主要内容 节数 1 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 1、探索自然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 2 2 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 3、问题银行4、发现问题宝藏 2 3 第二单元五官兄弟 1、游乐场 2 4 第二单元五官兄弟 2、瓜果交易会 2 5 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1、寻找秋天 2 的图画 6 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2、果实累累的季节 2 的图画 7 第四单元 有趣的动物 1.寻访蚂蚁 2 8 第四单元 有趣的动物 2.动物怎样过冬3.上夜班的动物 2 9 第五单元 蚯蚓小导游 1、探访蚯蚓的家 2 10 第五单元 蚯蚓小导游 2.蚯蚓的房前屋后3、蚯蚓的邻居 2 11 第五单元 蚯蚓小导游 4、 落叶到哪里去了 2 12 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 1.自转旋翼 2 13 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 2.降落伞 2 14 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1.科学,生活的朋友 2 生活 15 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2、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3、美好的2 生活 展望 16 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1、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 2 科学问题旅行 17 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3、我也能2 科学问题旅行 当科学家 18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 2 课程实施建议: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课程评价:
评价应该成为单元整体和每一节课中自然产生的教学活动,平时的观察非常重要,要及时记录表现突出的学生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每个单元结束时,学生可以完成自我评价和纸笔测验。本册教材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建议着重考虑以下方面:
1、教师观察:平时留意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记录一些典型事例,作为对学生的整体印象。 2、记录单:搜集整理学生的简图、计划单等,装订成册,便于检查评价。
3、材料准备:教师希望学生自己准备一些简单的材料,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
4、记载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生有无突出的表现,对实验现象、结果、数据等是否重视,是否进行了客观记录,并随时记录在评价本上。
5、拓展探究: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并积极探索的能力和倾向。
6、纸笔测验:灵活运用各单元的知识技能,注重科学探究的方法、过程测查,不要死记硬背的文字条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