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高中议论文写作周训练:
第一周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2013 年 3 月 1 日) 【学习目标】
1. 了解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的特点。
2. 学会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3. 锻炼辩证思维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4. 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学习时间 】1 学时 【学习过程 】 一、写作知识链接 1. 审题立意。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 具体要求, 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 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 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 的过程。
立意,就是确立写作中心,即确立论点。
鲜明的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审读时任何一处疏漏或偏误,都会导致偏题跑题,所以, 审题立意仍是抓好作文的第一要务。
论点的表述形式: 中心论点必然是简洁明确的,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 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 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如:“读书贵有疑 ”“ 人生 的意义在于攀登 ”“ 靠点点滴滴、 日积月累, 是能够在学问上有所成就的。 ”“文章非天成, 努力才写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人生也是一种储蓄。 ”“ 入迷是必要的 ”“ 我们不管 做什么事情都需要 ‘恰倒好处 '” 。 2. 材料作文的特点
近年来, 材料作文命题采用新的设计思路, 被称为新材料作文, 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 点是: 给材料不给话题, 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 文,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明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不得套 作或抄袭。撤销话题、强化材料,使试题更具开放性,更能启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 和选择能力。
3. 材料类型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或故事; 引用一段或几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 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一段主题鲜明、 道理 深刻的论述;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 (一)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
1. 审原因 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 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 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 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 “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 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 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2. 抓关键(词、句)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 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
【材料】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 “你哪一个球踢得最
好?”他回答说: “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
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分析】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两个“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 他的不满现状; 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 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 这就更表 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1 欢迎下载
。
精品文档
3. 明倾向 有的材料在叙述、 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 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这样我们可 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如:
【材料】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 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 它们提出 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 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但迄今为止仍 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分析】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 “好事之徒” “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 表。对想接
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 据此可立意为: 应顺其自 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敢于怀疑、敢于大胆 创新”等,就明显偏离题意。
4. 辨关系
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 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 立意构思作文。例如:
【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 “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 他写一封信。
【分析】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 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 亲情关系, 可是 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 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 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 缺乏孝心, 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 的父母的安慰。 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 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 如果 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就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二)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多则材料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以下几种:
1. 同义关系 。材料蕴含的意义、体现的观点相同。
【材料】①洛克菲勒是美国巨富,但对女儿的零用钱却卡得很紧。孩子
7—8岁时每周
3 角, 11— 12 岁时每周 1 元, 12 岁以上每周 2 元。他还给每一个孩子发一个小账本,要他 们记清楚每笔开支,领钱时交他审查。用途正常的,下周递增 5 分,反之则减。同时,允许 他们做家务活补贴各自的零用。
②英国女王的孙子威廉, 10 岁时就放弃了豪华的宫廷生活,去学校住宿,每隔一周才 能回家一次,一学期只有 9英镑的零用钱。他幼年时使用的婴儿车还是 的。他的节日礼物均为廉价物品。
【分析】这两则材料所含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表现:虽然是巨富,但对孩子在经济上 的要求却近于
苛刻,培养他们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品质。
2. 类义关系 。所供材料表面上没什么联系,实际上,内里是相通的。
【材料】①日本人的午餐很简单,一般是一大碗汤面、肉丝面、炸酱面或盒饭。大公司 的食堂如此,
即使华丽的餐厅, 也往往仅是一大碗海鲜汤面。 午餐时间仅一个小时,餐馆挤 得满满的,有时还得在外面站一会才能有座位。
②跻入美国巨富 400 名的大企业家克罗克,从来不喜欢坐办公室,他把
60%的时间用在 30 多年前父亲用过
2 欢迎下载
。
精品文档
“走动管理上” 。为实施这种管理思想,他竟出了一个“奇招” ,下令把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 锯掉。正是这种经营思想,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分析】这两则材料,一则是讲日本人的午餐问题,一则是讲美国企业家的管理问题, 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联系, 仔细分析, 却能发现它们之中有相通之处: 企业管理应注重时间 和效益的关系。
3. 反义关系 。材料蕴含的意义、体现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 【材料】①某杂志社做调查:
位的是“乐于助人。 ”
②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做不记名问卷调查: 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
【分析】 这两则材料所含的意义是相反的,
德标准。注意,不能把观点表述为“乐于助人” 合社会道德、法律等的正确观点。
三、典型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
“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
“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时会怎样对 但反映了青少年中一部分人对自己不同的道 。这种情况,需综合判断,确立正面的、符
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 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 离海滩越来 越近了,鲸却浑然不知。 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 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 巨大的身 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 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 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分析】 “全面理解材料 ” ,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 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 解,把材
料看透、 看全。材料的事件是鲸为了追捕沙丁鱼陷入海滩, 结果是沙丁鱼却逃生了。 为什么呢?我们首先看巨大的鲸是怎样陷入沙滩的, 因为它只看到沙丁鱼, 没有看到险境沙 滩,才会落得沙丁鱼没吃到,反而陷在沙中动弹不得的结局。其次,在巨大的鲸眼中,沙丁 鱼太渺小了, 不足畏惧, 只要逮住它, 就是一顿美餐, 哪里想到小小的沙丁鱼会引它入险境。
再来看沙丁鱼, 它与强大的鲸相比微小而处于劣势,但它能利用身体小、灵活、需水少的优 势向浅水奔逃,得以逃生。
“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成文 ” ,意味着可以选取主旨的一个方面立意, 于 是我们可
以从如下几方面立意:
从鲸鱼的角度:每个人都会遭遇诱惑,把目光放远,才能避免跌进陷阱;藐视弱小,等 于自掘坟墓; 从沙丁鱼的角度:身处险境,冷静思考,利用自身优势,战胜强敌。 四、审题立意练习
1.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 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 只要身不离地, 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 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 不幸的是, 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 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 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请从安泰、母亲、赫拉克勒斯三个角度写出你的立意。
2. 你发现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空气是免费的,阳光是免费 的,雨露是免费的,春风是免费的,亲情是免费的,友情是免费的。还有意志,还有信念, 还有希望,还有梦想……世间多少滋润心灵的美好风物都是免费的啊!
请写出你的立意:
3 欢迎下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