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言心言性,而茫然不得其解也。命与仁,夫子(孔子)所罕言;性与天道,子贡(孔子的杰出弟子)所未得闻。……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数十百人,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讲‘危微精一’;是必其道高于夫子,而其弟子之贤于子贡也。”——摘编自《清史稿·儒林传》 材料二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摘编自《亭林文集·与友人论学书》
材料三 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夫既已复先秦之古,则非至对于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矣。——摘编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顾炎武抨击的现象及提出的主张。
(2)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二,指出顾炎武的思想是复何古而得“解放”?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顾炎武在学术实践中“科学的研究精神”,并举一例说明。 答案 (1)现象:明代后期陆王心学的空虚;明清之交文人的不知“耻”。 主张:博学于文(或“好古多闻”“多学而识”),行己有耻(或“知耻有耻”)。 (2)复先秦之古而得解放。
(3)精神: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举例:通过实地考察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此著作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