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2.完成反射的两个条件:一有完整的反射弧,二有适宜的刺激。在反射弧中,兴奋是单向传递的。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膜电位为内负外正,此时称之为静息电位;受刺激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膜电位为内正外负,此时称之为动作电位。
2.兴奋产生的机制
Na内流→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兴奋产生。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神经冲动(或电信号)。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结构来传递的。它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
2.传递特点:单向传导。
原因:突触前膜中的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是胞吐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4.兴奋传递过程的信号变化
突触前膜: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整个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递质存在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所以递质作用于突触后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递质完成信号传递后,被相应酶分解,或被运回突触小泡再次利用。
四、人脑的高级功能
1.所有感觉产生部位都在大脑皮层。
- 9 -
+
+
+
+
+
2.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 1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