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5年高二生物暑假作业8《选修一综合2》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20x3=60)
1.培养基的灭菌可采用高压灭菌,其具体的方法是( ) A.100℃,15分钟 B. 121℃,15-30分钟 C. 62℃,30分钟 D. 零下18℃,60分钟以上 2.从土壤中筛选蛋白酶产生菌时,所用培养基为( ) A.加富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基础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病毒的衣壳决定其抗原的特异性,在生态系统中作为消费者 ②含RNA的病毒较含DNA的病毒更易发生变异
③病毒呈现不同形态的直接原因是衣壳粒的排列方式不同 ④灭活的病毒不具有抗原性,可作为细胞工程的诱导剂
⑤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能够在寄主体内完成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A.四项正确 B.仅一项正确 C.两项正确 D.三项正确 4.有关花粉植株的形成,叙述错误的是
A.花粉可脱分化形成胚状体阶段,再发育成花粉植株 B.花粉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诱导分化成花粉植株 C.花期早期的花药比后期的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 D.花期后期的花药比早期的更容易产生花粉植株 5. 下列对菌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每个菌落都是由多种细菌大量繁殖而成
B. 各种霉菌在面包上生长形成的不同颜色的斑块即为菌落 C. 噬菌体能使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裂解,菌落变得透明 D. 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不同 6.微生物的接种技术最常用的有( )
①平板划线法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 ③斜面接种 ④穿刺接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表为科研人员配制某种培养基的配方,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蛋白陈 10 g 乳糖 5 g 蔗糖 5 g K2HPO4 2 g 伊红 0.4 g 美蓝 0.065 g 蒸馏水 1000 mL 将培养基pH调至7.2
A.该培养基pH为7.2,适宜细菌生长
B.可以用来鉴别饮用水和乳制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属于选择培养基 C.培养基配方中,乳糖和蔗糖可作为碳源,蛋白胨作为氮源
- 1 -
D.该培养基虽未添加生长因子,但仍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因为蛋白胨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因子
8.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纤维素粉、NaN03、Na2HP04、KH2P04、MgS04、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 ( ) A.酵母菌 B.自生固氮菌 C.各种细菌 D.纤维素分解菌
9.下列关于四种生物的能源、C源、N源和代谢类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硝化细菌 乳酸菌 酵母菌 衣藻 能源 氧化NH3 分解乳酸 固定N2 利用光能 C源 CO2 糖类 糖类 CO2
-N源 NH3 N2 N2 NO3 代谢类型 自养需氧型 异养需氧型 异养需氧型 自养需氧型 A.硝化细菌、乳酸菌 B.乳酸菌、酵母菌 C.酵母菌、衣藻 D.硝化细菌、衣藻
10.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仅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和水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 B.“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都自化合物A C.“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D.该培养基可直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11.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 ①加尿素
②不加尿素 ③加琼脂糖 ④不加琼脂糖 ⑤加葡萄糖
⑥不加葡萄糖 ⑦加硝酸盐 ⑧不加硝酸盐.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⑧ D.①④⑥⑦ 12.下列图示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2 -
A.秋天用菠菜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只能得到甲图中色素带①和② B.若乙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酵母菌繁殖 D.丁图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不能接触到烧杯内液面 13.下列实验流程中,错误的是( )
A.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B.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萃取→浓缩→过滤→胡萝卜
C.制备溶液→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制备亚硝酸盐标准显色液→比色 D.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14.生产实践中配制微生物发酵所需要的培养基时,一般遵循“经济节约”的原则。如“以野(野生植物)代家(栽培植物)”、“以纤(秸秆)代糖(淀粉)”、“以氮(非蛋白氮) 代朊(蛋白氮)”、“以烃代粮”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野代家”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加入更多的生长因子 B.“以纤代糖”能为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能源 C.“以氮代朊”是因为铵盐、硝酸盐等是微生物常用的氮源 D.“以烃代粮”培养的微生物可以用于净化被石油污染的海域 1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说明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已表达成功 B.动物细胞融合可以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扩大了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C.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培育无病毒植物、生产食品添加剂、制作人工种子 D.生长因子是某些微生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16.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 B.营养物质因消耗而不足 C.产物积累使pH值发生改变 D.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
17.下列坐标曲线中,a、b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a、b点酶的结构、功能相同 B.图乙中,a、b点生长素的生理效应相同 C.图丙中,a、b点细胞的代射强度相同 D.图丁中a、b点细菌的增长速率相同
18.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压蒸汽灭菌时,锅内压力一般为10kPa B.倒平板时,培养基高度约为培养皿高度的2/3 C.实验结束后带菌培养基应加热后再倒掉 D.接种固体培养基时应将菌种接入培养基内部
19.耐冷菌是生活在低温环境下的一类微生物,在0~5℃可生长繁殖,最高生长温度一般在
- 3 -
30℃左右。关于耐冷菌的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耐冷菌参与代谢的酶在低温下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B.不同取样地点相比较,北方寒冷地区水土中较易分离出耐冷菌
C.探究耐冷菌生活的最适温度,自变量应为温度,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
D.分离纯化耐冷菌的过程中,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培养物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丢弃
20.某科研工作者用葡萄糖和乳糖作碳源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两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绘得右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甲物质为葡萄糖,乙物质为乳糖 B.a→e时间内分解葡萄糖的酶一直存在 C.a→e内分解乳糖的酶一直存在
D.大肠杆菌利用营养物质的这种调节方式属于酶活性的调节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综合题(4x10=40)
21.请回答有关果酒制作及固定化细胞的问题:
⑴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___________检验,若在酸性条件下液体呈现__________色,则证明有酒精产生。
⑵为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及使果汁变得澄清,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____________。
⑶利用果汁可以酿制果酒,现为提高果酒的品质及节约生产成本,某厂家已尝试使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采用下图中的方法_____(填出序号及名称)。采用该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
⑷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要将已冷却至____________的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与已____________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经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的____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如果得到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得到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9分) 酵母菌等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培养最好使用下列哪种培养基 。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C.蛋白胨酵母膏培养基 D.MS培养基
(2)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可用于制作果酒。
①果汁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 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 色。
②酵母菌细胞固定化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固定酵母菌细胞时首先需要将干酵母放入 中活化。
(3)拟将新筛选获得的优良酿酒酵母扩大培养,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生产用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