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 【详解】 解:∵x﹣2y=3,
∴3﹣2x+4y=3﹣2(x﹣2y)=3﹣2×3=﹣3; 故选A. 2.B 【解析】 【分析】
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结合选项中提到的图形,对选项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详解】
解:A、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一定相似,正确;
B、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错误,等腰三角形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C、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正确,等边三角形形状相同,只是大小不同; D、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正确,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状相同,只是大小不同.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相似形的定义,联系图形,即图形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变换是相似变换.特别注意,本题是选择错误的,一定要看清楚题. 3.B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解析式的特点,其对称轴为x=2,A(﹣4,y1),B(﹣3,y2),C(1,y3)在对称轴左侧,图象
开口向上,利用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可判断y3<y2<y1. 【详解】
抛物线y=x2﹣4x+m的对称轴为x=2, 当x<2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因为-4<-3<1<2, 所以y3<y2<y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 4.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不等式恰好有两个负整数解,即-1和-2,再结合不等式计算即可. 【详解】
根据x的不等式x-b>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可得x的负整数解为-1和-2
Qx?b?0 ?x?b
综合上述可得?3?b??2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非整数解,关键在于非整数解的确定. 5.B 【解析】 【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平方差公式、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对各选项依次进行判断即可解答. 【详解】
A. 2a2+3a2=5a2,故本选项错误; B. (?
1-2
)=4,正确; 2C. (a+b)(?a?b)=?a2?2ab?b2,故本选项错误; D. 8ab÷4ab=2,故本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平方差公式、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合
并同类项的法则、平方差公式、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 6.A 【解析】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分别求出购买课外书花费分别为100、80、50、30、20元的同学人数,再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10%=2(人)详解:由扇形统计图可知,购买课外书花费为100元的同学有:20×,购买课外书花费25%=5(人)40%=8(人)为80元的同学有:20×,购买课外书花费为50元的同学有:20×,购买20×20%=420×5%=1课外书花费为30元的同学有:(人),购买课外书花费为20元的同学有:(人),20个数据为100,100,80,80,80,80,80,50,50,50,50,50,50,50,50,30,30,30,30,20,÷2=50在这20位同学中,本学期计划购买课外书的花费的众数为50元,中位数为(50+50)(元).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注意掌握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7.D 【解析】 【分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设方程的两根分别为x1,x1,
∵x1+(k1-4)x+k-1=0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 ∴x1+x1,=-(k1-4)=0,解得k=±1,
当k=1,方程变为:x1+1=0,△=-4<0,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k=1舍去; 当k=-1,方程变为:x1-3=0,△=1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k=-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根与系数的关系.x1,x1是一元二次方程ax1+bx+c=0(a≠0)的两根时,x1+x1=?x1x1=8.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所给条件结合A、B、C三点的相对位置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b ,ac ,反过来也成立. a详解:
A选项中,若原点在点A的左侧,则a?c,这与已知不符,故不能选A; B选项中,若原点在A、B之间,则b>0,c>0,这与b·c<0不符,故不能选B; C选项中,若原点在B、C之间,则a?c且b·c<0,与已知条件一致,故可以选C; D选项中,若原点在点C右侧,则b<0,c<0,这与b·c<0不符,故不能选D. 故选C.
点睛:理解“数轴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正数,原点表示的是0,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是负数,距离原点越远的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越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A 【解析】 【详解】
解:底面半径为2,底面周长=4π,侧面积=10.A 【解析】 【分析】
先根据∠CDE=40°,得出∠CED=50°,再根据DE∥AF,即可得到∠CAF=50°,最后根据∠BAC=60°,即可得出∠BAF的大小. 【详解】
,∠C=90°由图可得,∠CDE=40°, ∴∠CED=50°, 又∵DE∥AF, ∴∠CAF=50°, ∵∠BAC=60°, ∴∠BAF=60°?50°=1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这一点是解题的关键. 11.A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得不等式组中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 【详解】
1×4π×4=8π,故选A. 2?3x?1?2① ??8?4x?0②解不等式①得,x>1; 解不等式②得,x>2;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 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正确求得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此题等量关系为:2×螺钉总数=螺母总数.据此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 .故选C.
解: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26-x)人生产螺母,由题意得 1000(26-x)=2×800x,故C答案正确,考点:一元一次方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1. 【解析】 【分析】
易得:△ABM∽△OCM,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可得出小明的影长. 【详解】
解:根据题意,易得△MBA∽△MCO,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
ABAM? , OCOA?AM1.5AM?即, 615?A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