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制:是指政府为维护和达到特定的公共利益所进行的管理和制约。(百度) 政府管制:“一种美国人平衡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独特方式”(文章中)
管制是这样一种机制,它坚持要求企业和其他非政府机构在运作的时候必须要尊重公共目的。
理解政府的管制——了解美国政府管制的变迁历史
美国的的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受管制的市场经济。长期以来,美国政府管制经历了从无到有、加强管制与放松管制非常纠结的动态平衡过程。
国会控制:
当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时,联邦政府只有财政部、内务部和国防部三个内阁行政机构,宪法也没有授予总统和行政机构管制市场的权力。
维持市场秩序的方法:立法、诉讼 管理理念:解决纠纷 缺点:时间长且成本高
伴随着交易的扩大、市场的拓展、工业的蓬勃发展,管制方式逐步过渡到需要政府在事前和事中对经济进行监管。1887年制定了《州际商业法》,批准成立了第一个对市场经济实施行政监管的机构——州际商业委员会(ICC),并授予其广泛的制定和发布规章的权力,以保障市场健康运行。 维持市场秩序的方法:受限的行政监管 管理理念:规范市场 优点:灵活且成本较低
监管措施:企业的登记、许可、监督和指导
目的:防止垄断势力控制市场和导致不公平竞争。
自我控制:
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秩序并给成千上万的个人和企业带来了灾难,促使罗斯福实行“新政”。行政机构都获得了委任立法权,联邦政府从此得以大规模地干预经济:构建市场秩序、刺激企业投资、提供信贷消费、创造就业岗位、克服市场失灵和实现经济增长。
维持市场秩序的方法:完全的行政监管(控制型的行政监管) 管制理念:刺激经济复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特点:行政机构自我控制(不受国会控制)、无人审核(发布的规则)、命令与控制、半立法、半行政和半司法三位一体
发展期出现的严重问题
管制机构膨胀和管制过多过滥,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管制机构平均每年发布规章7 000多个,平均每年管制成本6 400多亿美元,行政机构在维护市场秩序正常运转的
同时,也导致了市场扭曲和低效率。
总统制的集中控制
重点:关注管制成本与效益——审核规则 1971年,尼克松设置了OMB(总统办公室),里根总统开始,在OMB中建立了0IRA,OIRA专门从事规则的审核工作。总统通过行致命令,指导、影响、改变行政机构对管制的理念与方法。
维持市场秩序的方法:
对规则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经济、社会)——减少管制
管制理念:
1、改革“命令与控制”这种僵化的管制方式,导向于市场化的管制
2、放松管制、刺激市场竞争、关注公共利益(保护和改善美国人的健康、
安全、环境和生存质量)
管制的目的:对社会有最大化净收益。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行政机构要减少对价格与生产的管制,只有在保护健康、安全或者有效管理公共资源的状态下进行管制。
政府管制:是指政府为维护和达到特定的公共利益所进行的管理和制约。(百度)
政府管制:“一种美国人平衡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独特方式”(文章中)
管制是这样一种机制,它坚持要求企业和其他非政府机构在运作的时候必须要尊重公共目的。在理解管制在政府与私人机构间的配置方面,有两种主导性的理论:公共利益埋论和私人利益理论。
公共利益理论:
管制目标:要在那些不会出现竞争的地方为了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而促进市场的竞争 1、垄断行业:广播、媒体、水电。
2、价格机制失灵的领域:价格不能反映产品负向或正向的社会成本,比如污染的负外部性。 3、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得知药品是否符合标准,由政府提前制定标准。
----------------------------------
私人利益理论
管制目标:私人利益
在私人利益的观点看来,管制是一种公共利益活动的说法只不过是—种借口。人们在管制领域内历追求的仍然是他们的私人利益。管制只应该被理解为是一种利用政府权威来将一个集团的收入再分配给另一个集团的努力。由于无数的研究表明,不少管制政策的实际后果是让特定的私人集团发了大财、管制的研究者们应该认识到,事实上,管制的实际效果就是某些群体的预期效果。
获益人:企业:游说,获得政治庇护;促进自己的恶性竞争 国会议员:猪肉桶政治
管制机构和管制员:权利、机构的扩张;个人的尊重和前途发展
联邦管制的维度
竞争性管制:当政府寻求通过创造达到充分竞争的条件而弥补市场失灵时,通常采用竞争性管制。这种旧的管制形式典型的集中于单一产业,而且主要关注的是该产业的运营。
保护性管制:当政府强调公司活动对消费者、雇员或者社会的影响时,通常采用保护性管制。这种管制会影响一系列的产业,而且强调的是非经济问题。1970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就开始对于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有毒废弃物和其他环境灾难的担心承担了责任。 目标 影响范围 管制对象 管制方式 竞争性管制 促进市场充分竞争 单一产业 产业运营 准入、价格、服务内容 保护性管制 促进公共利益 一系列产业 非经济问题 标准的设定
举例:
1970年美国中小金融企业政府管制的变迁 1970年代临两大问题:利率剧增,20%;
货币基金的流行——资金流向货币基金。
管制:政府贷款可支付14%的贷款利息,而中小金融只能支付5%的贷款利息 结果:失去资本
向华盛顿求助:终止限制利息率;降低准入最低额度;取消投资限制;政府担保损失资金提高到100000美元(投资失败不承担损失) ----------------------------------
结果:经理:向议员提供政治捐款,获得庇护;负责——不负责 投资人和存款人,谨慎——不谨慎。 管制员:为个人发展积累资本。
立法者:反对中小金融企业的管制、收取经理们的政治捐款、从中受益。 党派:不敢提及这次惨败该是谁负责,害怕承担责任,丢失选票。 金融企业:继续运转,每天亏损3000万,最终亏损纳税人1320亿美元 政府:无力承担巨额赔款
在公共利益的观点看来,对中小金融协会的管制是为了给公民提供一种安全而可靠的存款之所.而这一行业之所以会崩溃,是因为管制员们缺乏足够的资源来适当地监督这一行业的运作,另一个原因是不道德的经理和政客们出于自己的私利而利用管制来自肥。 政府的竞争性管制和保护性管制仍然很有可能危害经济发展和公共利益。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成熟和规范运行,必须有政府广泛、深入和系统的管制,同时,管制也必须随着市场的竞争强度、交易规模、产业结构和竞技水平的变化而做出适时的改革。
纵观美国管制制度的变迁:从1787年,美国立宪之初通过诉讼解决市场纠纷,到1887年采政府管制的诞生。
1929年罗斯福新政后,为促进经济复苏,大力加强了政府管制。
1980年代美国的解制时期,采取成本效益分析的市场化方法作为主要的管制方式,筛选解除了大量的管制制度,应社会各界的要求,减少管制。
长期以来,在美国宪法框架制约下,国会、总统和行政机构之间的法律、行政命令和规章条例的范围、内容、制定权和执行权等进行极其复杂的博弈。期间市场失灵与管制失灵都有可能发生。制度变迁在相当意义上讲,就是克服两种“失灵”寻求新的制度均衡的演变过程。最近20多年间,管制成本与收益分析的市场化方法,代替了“命令控制”的方法。从美国市场经济和政府管制互动关系的演变过程中,可得出一个结论:美国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受管制的市场经济,而所谓放松管制、取消管制,仅是政府提高管制质量、改进管制效率的必由之路。
附加内容:
批评
有些竞争性管制的规则是无效的:
一、1930年大萧条期间,洲际商业委员会站在铁路这一边,要求卡车必须收取和铁路一样高的价格。其结果是,铁路缺乏创新的动力,各个铁路公司的麻烦越来越多。 二、 在1970年代末和I 980年代的解制时代,国会觉得该产业的衰落是由联邦管制引起的,因此决定赋予铁路公司更多的自由来设定价格和管理自己的经营。据说,联邦管制给铁路、航空、公用事业和其他管制产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使他们拒绝提高效率,忽视了可能采用的新技术,提供的是不合标准的服务。批评者们说,法令的目标是促进安全和有效的服务,如果管制委员会去除某些控制,强调管制的基个目标,才有可能更为安全和有效地实现目标;他们认为,那些本来处于竞争状态的公司更愿意利用联邦的管制来关闭那些更为有效的竞争者的市场。
----------------------------------
保护性管制的目标和程序的批评
政府目的不纯:他们相信,保护性管制所追求的健康、安全、环境和平等目标,与政府在社会中承担的职能的增多比起来,并不值得。这些批评者们看来,管制象征着一种积极的、干预性的政府,他们认为拒绝政府的强制性权威、依赖于个体价值和选择,社会才会变得更好。
管制程序不科学:立法者在立法中加入苛刻的、僵硬的标准和价格,而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根本无法完成。确定首选方式。“太多的管制,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但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社会效益。”
----------------------------------
截制时期案例
1978午的《航空解制法》允许航空公司开辟航线、决定价格、并决定如何为不同的航线提供服务。
大多数分析家们都同意,航空解制法降低了费用。根据一项研究,在1977年至1986年期间,飞行成本下降了23%;根据另一项估计,与解制前的价格相比,航空解制每年为乘客节约了l 60亿美元。和解制期间,飞行事故率的下降趋势也一直在持续。
航空解制的批评者们指出,航空工业在解制之后变得更为集中了。在1988年,8家最大的航空公司抨制着94%的国内乘客市场,不少地方都只由一两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务,合并与联合破坏了那些失去工作的工人和失去航班的人们的生活。而且,批评者们认为,在今后数年内费用可能还会上升,因为产业的合并最终必然造成损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