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牛奶乳脂含量过高,必须用水稀释才能饮用.现在我把A桶里的液体倒入B桶,使其中液体的体积翻了一番,然后我又把B桶里的液体倒进 A桶,使A桶内的液体体积翻番.最后,我又将A桶中的液体倒进B桶中,使B桶中液体的体积翻番.此时我发现两个桶里盛有同量的液体,而在B桶中,水比牛奶多出1升.现在要问你们,开始时有多少水和牛奶,而在结束时,每个桶里又有多少水和牛奶?
【答案】 解:假设一开始 桶中有液体 升, 桶中有 升.第一次将 桶的液体倒入 桶后, 桶有液体 体 桶有液体 等,得
升, 桶剩
升;第二次将 桶的液体倒入 桶后, 桶有液
升;第三次将 桶的液体倒入 桶后,
升.由此时两桶的液体体积相 .
升, 桶剩
升, 桶剩 ,
,
现在还不知道 桶中装的是牛奶还是水,可以将稀释牛奶的过程列成下表:
初始状态 第一次 桶倒入 桶 第二次 桶倒入 桶 第三次 桶倒入 桶 桶 原 桶液体:原 桶液体 桶 原 桶液体:原 桶液体 ,而题目中说“水比由上表看出,最后 桶中的液体,原 桶液体与原 桶液体的比是 牛奶多 升”,所以原 桶中是水,原 桶中是牛奶. 因为在
中,“
”相当于1升,所以2个单位相当于1升.由此得到,开始时, 桶
中有 升水, 桶中有 升牛奶;结束时, 桶中有3升水和1升牛奶, 桶中有 升水和 升牛奶.
【解析】【分析】共操作了3次,假设一开始A桶中有溶液x升,b桶中有y升。然后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出每次操作后溶液的重量,根据第三次操作后两桶溶液质量相等列出等式,化简等式得到x与y的比是11:5。把稀释牛奶的过程用列表的方法列出来,然后确定前后两个桶中水和牛奶的升数即可。
8.一项工程,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13天完成.如果丙休息2天,乙就要多做4天,或者由甲、乙两人合作1天。问这项工程由甲独做需要多少天?
【答案】 解:丙的工作效率是乙的:4÷2=2,
(天)
答: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要26天。
【解析】【分析】 丙2天的工作量,相当乙4天的工作量.丙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4÷2=2(倍),甲、乙合作1天,与乙做4天一样.也就是甲做1天,相当于乙做3天,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3倍.乙做13天,甲只要天,丙做13天,乙要26天,而甲只要天他们共同做13天的工作量。这样就可以把乙和丙工作13天的工作量都归结为甲工作的时间,然后求出甲单独完成需要的时间即可。
9.一件工作甲先做 小时,乙接着做
小时可以完成;甲先做 小时,乙接着做 小时
也可以完成.如果甲做 小时后由乙接着做,还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答案】 解:第一种情况乙独做:12-6=6(小时), 第二种情况甲独做:8-6=2(小时),
6÷2=3,甲1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乙3小时的工作量, 乙单独完成需要:6×3+12=30(小时), 30-3×3=21(小时)。 答:还需要21小时。
【解析】【分析】甲先做6小时,乙接着做12小时,相当于两队合做6小时,乙又独做6小时;甲先做8小时,乙接着做6小时,相当于两队合做6小时,甲又独做2小时。由于都完成了任务,所以乙做6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甲2小时的工作量,也就是乙做3小时的工作量相当于甲做1小时。这样把甲做的6小时代换成乙做18小时,再加上乙做的12小时就是乙单独完成需要的时间。甲先做3小时就相当于乙做9小时,这样用乙单独完成需要的时间减去9即可求出乙还需要做的时间。
10.几个同学去割两块草地的草,甲地面积是乙地面积的4倍,开始他们一起在甲地割了半天,后来留下12人割甲地的草,其余人去割乙地的草,这样又割了半天,甲、乙两地的草同时割完了,问:共有多少名学生? 【答案】 解:每人每天割草:
(名)。
答:共有20名学生。
【解析】【分析】 有12人全天都在甲地割草,设有人上午在甲地,下午在乙地割草.由于这人在下午能割完乙地的草(甲地草的),所以这些人在上午也能割甲地的草,所以12人一天割了甲地的草,这样就可以求出每人每天割草量,用全部草量除以每人每天的割草量即可求出学生总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