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有理数复习(1)
一、教学目标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有理数有关概念的理解,初步感受数学的分类思想。 2.通过师生互动,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抽象、归纳的数学思想品质,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使学生提高辨别概念能力,能正确地使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 (三)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分类。
2. 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有理数的五个概念: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PPT某地一天的气温图:这一章学习了哪些新的数 ? 二.复习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一)、观察思考
0.5
11,0,-1,?2,-2.5,-2,2 2
1 1.你能发现这些数有哪些类型的数? 2. 可以怎么分类?
???正整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整数0??正分数?????负整数 有理数?有理数?0???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
3.你能在数轴上表示他们吗?学生画出并总结
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4.你能发现哪两个数之间有特殊的关系吗? 相反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一个数就叫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的两上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则,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若a、b互为相反数,则 a+b = 0. 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该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用字母a表示如下:
?a(a?0)a???0(a?0) ???a(a?0)5.你还能发现哪两个数之间有其他的特殊关系吗? 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0没有倒数 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 6.你能把他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
在数轴上的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 例题讲解
1、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最小的正整数,那么这个数是( A .–1 B. 1 C .±1 D. 0 2、若-a=-8,则-a的相反数是 3.若|a|=3则a=____若|-a|=3,则a= 4.若|a-5|+|b+3|=0,则a=___,b=__ 5.下列各数一定是负数的是
A -a B -a2 C -|a+1| D-a2-1 6.判断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它本身) 2)若a= -b 则|a|=|b|
b3)a,b互为相反数则 a = -1
4) 如果m是有理数那么3m﹥m
) 7、 等于本身的数?
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
8、最大最小的数?最大的负整数是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最小的非负数是 _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
五、作业:课本第51页 第3题,第52页第10题,第12题 1)若a,b 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3,求2016(a+b)-cd+m
2已知(x-y)2+|y+4|=0求x+y的值 六课后思考
1)两个互不 相等的有理数既可以表示为1,a+b,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0,b,的形式求a,b的值
2)三个互不 相等的有理数既可以表示为1,a+b,a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0,b, 的形式,求a,b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一组数据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串,复习了有理数的有关概念,设计比较紧凑,层层递进 ,覆盖了有理数概念的全部知识点,把原本零散的知识串,体现了数学的系统性。
设计练习时也是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由易到难,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并且提升学生的能力。
最后又总结等于本身的数和最大最小的数并让学生记忆。加强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
同时设计了课后思考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大的挑战。
从上课效果看,在复习绝对值时,难度稍偏大,没能深入浅出讲解,所以相应问题的回答出现了短暂冷场。 同时练习设计较多,在上课时不得不省过一些,留待下节课解决。课堂容量偏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