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代汉语文选 讲义(郭锡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47: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谏 逐 客 书

一、作者简介

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曾就学于荀况,韩非也曾就学于荀子。秦王政十三年,韩非出使秦国,遭李斯陷害,下狱自杀而死。秦二世继位后,李斯遭赵高陷害,被腰斩于咸阳。政治家:

帮助秦王政统一全国。秦统一后任丞相,向秦王提出“车同轨,书同文”的改革建议,同时建议秦始皇焚书。认为儒生“不师今而学古”,不禁止则会“党与成乎下”。 书法家:

精通大篆,小篆的创始人之一。曾作《仓颉篇》,为小篆的推行做出了贡献。相传《泰山瑯琊台刻石》、《峄山碑》、《芝罘》、《碣石》等刻石均为李斯笔迹。其中泰山之石最可信,明时尚存二十九字,今仅存十字。 评价:

长:①规范文字。 ②一手好文。

短:①陷害同学。②焚烧诗书。③苛刻天下。④扰乱朝纲。 二、文体知识

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的一个奏章,属于议论文。题目是后人所加。 谏:下对上进行劝诫的用语。

书:上书,古代臣向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奏章属于议论文。 三、背景简介

秦王政初年,韩国派郑国游说秦王修贯通洛水、泾水的水渠。试图以此削弱秦的人力、物力、财力。 秦王要杀郑国,郑国说此渠:“为韩延数岁之命,为秦建万代之功也。” 此渠后世称“郑国渠”,灌溉农田四万多倾,使关中成为沃野良田。 大臣上书:“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秦王于是下逐客令。 李斯当时在秦任客卿,也在被逐之列。于是给秦王嬴政写了这封信,力陈逐客之弊。 秦王看信后收回逐客令。 四、结构分析

绪论:提出论点——“逐客,窃以为过矣。” 事实论证 昔

先君之得 穆公—五子之策—遂霸西戎

孝公—商鞅之法—至今治强 皆以客之功 惠王—张仪之计—功施到今 —国富兵强 昭王—范雎之力—秦成帝业

今 异国之色乐珠玉—取物

陛下之失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逐客 重物轻人

—此非所以 跨海内,制 诸侯之术也

本论 理论 常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五帝三王,天下无敌

逐客实质——藉寇兵赍盗粮之举

五、艺术特色

★摆事实,设比喻,重铺叙。

★结构上,既曲折多变有严谨有序。

★多用排比对偶句,造成文章雄浑奔放的气势。 汇评:

李斯上秦皇帝书,文中之诗也。——谢榛 李斯《谏逐客书》,借人扬已,以小喻大,另是一种巧思。——归有光 六、字词分析 吏《说文》:“吏,治人者也。从一,从史, 史亦声。” 产《说文》:“產,生也。从生,彦省声。” 《孟子》:“陈良,楚产也。” 强 彊

畺(边界)——彊(弓硬)——疆(边界) 强:米虫。

来 使动用法,使??来。别本或作“求”。 殷 多,众多。 拔 攻取。 散 瓦解。 从 从——從

纵——縱

功 农事、农活——活计——做活、做事——功劳 《诗经·七月》:“上入执宫功。” 以客之功:使用客卿做事(治国) 施 《说文》:“施,旗貌。” 施 展开、铺设开

施行、实施 延续

铺陈、铺设 《荀子·劝学》:施薪若一,火就燥也。 蚕食 蚕,名词作状语。 向使 假使,倘若。 内 后写作“纳”,容纳、接纳。 建《 说文》:“建,立朝律也。” 说 通“悦”,喜悦,喜爱。 玩好 供玩赏的工艺品。 所以 表工具,“用来作为??”。 陈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

郭璞注:堂下至门径也。” 彼何人斯,胡逝我陈。(诗经) 说 使??获得愉悦。

宛 宛转,缠绕。或以“宛”为地名,指用宛(今河南

南阳市)地出产的珍珠所作装饰的发簪。

傅 通“附”,附着,镶嵌。

阿 细缯,一种轻细的丝织物。或以“阿”为地名,

指齐国东阿(今山东东阿县)。

快耳 悦耳。 就 《说文》:“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 凡也。”本义是靠近高地。

就高不就低 就业 粟 《说文》:“粟,嘉谷实也。”

穀:《说文》:“百谷之总名。” 择 区别 另一说,通“释”,舍弃,抛弃。 却 卻

《说文》:“却,节欲也。” 节欲——退却——拒绝 欲 《说文》:“欲,贪欲也。从欠,谷声。”段玉裁注::“从欠者,取慕液之意。从谷者,取虚受之意。 ” 福 《说文》:“福,佑也。” 黔 《说文》:“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色也。周谓之黎民。”

《梦溪笔谈》:“渴则饮砚水,人人皆黔其吻。” 明 使??彰明。 所以 表示原因 业 使动用法,“使??完成事业”。 寇 本义:强盗 赍 齎 《说文》:“齎,持遗也。从贝,齊声。” 盗 《说文》:“盗,私利物也。”王筠句读:“私有所利于他人之物也。”

偷 从人,俞声。本义是马虎、怠惰。 贼 从戈,则声。本义是杀戮。苟且偷生 《韩非子·内储说》:“二人相憎,而欲相贼。” 糧 《说文》:“糧,穀也。”桂馥义证:“糧乃行者之干食。” 雠 同“仇”,仇敌。

《诗经》选读

一、《诗经》简介

1、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

2、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国风,大部分作品是民间歌谣,小部分为贵族所作;雅分大雅和小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小部分是民间歌谣;大雅全部是贵族作品;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大部分是君王祭祀时的宗庙乐歌。 3、《诗经》中的作品不是一个时代所作,而是上自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期,前后共约五百多年之间的作品,其中《国风》中的民间歌谣产生年代较晚,是《诗经》的精华。 4、《诗经》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一些外交场合都要赋诗言志,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汉代到清代,《诗经》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诗经》的语言、典故对后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诗经》在汉语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保存了先秦韵文语言的真实面貌。研究上古音韵和词汇,《诗经》是极为宝贵的材料。 6、《诗经》的注家及注本

《诗经》经秦火后,至汉复传,传诗者共齐、鲁、韩、毛四家,即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鲁之毛亨。四家解诗,多有不同。自东汉郑玄因毛传作笺后,其他三家诗先后亡佚了,以其“多采杂说与

仪礼、论语,孟子、春秋内外传论诗往往不合”,毛传独存,解义独精。现在的《诗经》就是毛亨所传。 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五经正义·毛诗正义》 朱熹《诗集传》、陈奂《诗毛氏传疏》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高亨《诗经今注》 余冠英的《诗经选》、周振甫《诗经译注》 二、《邶风·静女》 (一)形式特点

1、以四言为主 2、每章押韵 3、重章叠句 (二)思想内容

第一章 俟于城隅不见人 (场景) 第二章 彤管有炜思情人 (心理) 第三章 爱屋及乌美归荑 (心理) (三)篇旨 ★《毛诗序》:“《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 郑笺:“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诗三家义集疏》:“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诗本义》:“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 ★《诗集传》:“此淫奔期会之诗。” (四)串讲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静:闲静文雅。毛传:“贞静也。”朱熹云:“闲雅之美。” 其:音节助词 。 姝:美丽。《说文》:“好也。” 城隅:这里指城上的角楼。《周礼》:“天子城高七雉,城隅之制九制。城隅即城曲。”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爱:通“薆”,隐藏。《方言》:“掩蘙,薆也。” 踟蹰:徘徊、犹豫。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娈:美好、俊俏 。 贻:赠送。

彤管:漆成红色的管乐器,如笛、箫之类。《说文》“管如篪,六孔”,另有二说,一说为红色管状初生茅草,一说为染成红色的竹管制成的笔。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有:形容词词头,无义。 炜:鲜亮貌。《说文》:“盛明貌。” 说怿:“说”,“悦”的古字。怿,喜悦。 女:汝,你,第二人称代词,双关用法。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牧:牧场。 归:通“馈”,赠给 。

荑:初生的茅草。一说白茅,二说菁茅,三说香草。 洵:副词,表情态,非常、确实、实在。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匪:通“非”

搜索更多关于: 古代汉语文选 讲义(郭锡良) 的文档
古代汉语文选 讲义(郭锡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cxi15t3t485bn78addm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