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中的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分析
【摘要】地基处理可以增加软弱地基的强度,增强地基的稳固性,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降低基础的沉降的风险。本文作者主要对淤泥质软土物性质进行了分析,同时就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为今后类似地基岩土工程的设计需要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工程;淤泥质软土;地基
0、引言
在我国沿海、河流的中下游或湖泊附近地区,地表下埋藏有深厚的第四纪松软覆盖层,其类型主要有三角洲相沉积、滨海相沉积、湖相沉积和黄泛冲积沉积等等。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构成软弱地基,软弱地基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有足够的承受力,满足建构筑物的承载要求。淤泥质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淤泥质软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的统称。淤泥是指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孔隙比大于15的粘性土:淤泥质土是指孔隙比大于10、小于15的粘性土。它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特殊岩土。由于淤泥质土具有含水量大,一般在40%~70%之间,有的大于70%,孔隙比>1.0,形成土质渗透性小,特别当含有水平夹砂层时更为显著。透水性差,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由淤泥质土构成的地基强度、承载力低,增加负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作为地基则易产生不容许的差异沉降。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推荐值见表1。所以对淤泥质软土地基进行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
根据软土地基处理的原理和作用,现就几种简单易行、经济效益较高的淤泥土处理方法,分析如下:
1、桩基法
对中小型水工建筑物,当淤土层较厚,不能进行大面积处理时,可采用打桩的办法进行加固处理。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可采用打桩办法进行加固处理、而桩基础技术很多。淤土层厚度小于5m时, 通过打砂桩或石灰桩可以达到一般地基要求,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吸水和排水挤密淤土,使其孔隙比小于1。当淤土层厚度在5~7m时,宜打预制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具有承载力强,投资少,质量稳定,施工速度快等特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还具有抗水闸水压力产生水平荷载,达到水平稳定作用。淤土层较厚(7~10m)地基处理可以采用灌注桩作承载台,打灌注桩应至硬土层。灌注桩有沉管灌注桩和冲钻孔灌注桩两种。10m以上厚的淤泥土层,宜打悬浮桩挤密淤土层并靠摩擦承载。
淤泥质土层桩基有如下特性:
①在淤泥质土层qb800mm旋挖灌注桩有扩径现象存在,施工时可通过控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