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至萍乡和南昌至上饶城际列车,利用昌九城际和九景衢铁路开行南昌至景德镇城际列车,利用向莆铁路开行南昌至抚州城际列车。进期规划建设南昌至修水等城际铁路。
3.城市轨道。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至2020年规划了5条线路,近期加快启动3号线、4号线、1号线二期工程、2号线二期工程。适时启动研究南昌市城市轨道交通延伸周边区域的规划,加强南昌城市轨道交通与城际铁路的衔接。九江市在规划期内适时启动研究城市轻轨线网规划方案。 四、水运规划方案
1.航道。围绕振兴“千年赣鄱黄金水道”,提高长江(江西段)航道等级、充分发挥赣江南昌至湖口Ⅱ级航道作用,实现昌九地区水运通江达海。
2.港口。优化南昌、九江港港口布局,形成九江港、南昌港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的一体化港口体系。抓紧完成南昌港、九江港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在两港规划的指导下,优化调整两港的功能和定位,推进九江港、南昌港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九江港门户港口的优势和南昌港位于全省经济中心的区位优势,形成江海联运、干支直达、辐
21
射全省,对接长江的水、公、铁运输港口体系。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九江港重点建设长江沿线瑞昌、城西、城东、湖口、彭泽五大港区,规划新建5000吨级泊位58个、3000吨级泊位6个;南昌港重点建设鸡山、龙头岗、樵舍、东新等港区,规划新建2000吨级泊位49个;鄱阳湖湖区重点建设湖口湖区港区、都昌港区、星子港区、庐山湖区港区、永修港区等,规划新建2000吨级泊位37个;在长江江西段建设九江、彭泽、瑞昌3个水上服务区,在赣江南昌至湖口段建设樵舍、龙头岗、吴城、蛤蟆石4个水上服务区。
3. 集疏运系统。以南昌、九江两大全国主要港口为重点,加快南昌港龙头岗、东新,九江城西、彭泽等重要港区的铁路专用线、公路连接线和城市道路建设,强化集疏运服务功能,提升货物中转能力。推进港口与后方物流园、铁路物流园、多式联运、物流信息交换与控制中心的通道建设。南昌港集疏运重点实施疏港大道8条城市通道和乐化铁路编组站、龙头岗铁路专用线、乐化铁路物流园建设。九江港主要建设24条集疏运道路和瑞昌、城西、城东、彭泽、湖口港区铁路专用线。
22
五、民航机场规划方案
重点发展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加密国内国际航线,适时启动三期扩建,提高航空运输和客货集疏能力,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大型客运航空枢纽和中部国际货运航空枢纽。加快组建江西航空公司,支持开通支线航班。研究九江机场迁建或改扩建,科学论证九江机场功能定位,同时探索发展航空旅游、航空物流、航空运动、航空培训等通用航空综合利用模式。科学规划通用机场布局,适时建设共青城和修水通用机场。
六、交通枢纽规划方案
按照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强铁路、公路和水运等为主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完善客运枢纽布局和功能。近期进一步完善铁路南昌站、南昌西站、九江站等大型综合客运枢纽设施,将其建成集城际轨道、城市轨道、长途汽车、城市公交、出租车、私人交通等一体化的城市综合性客运枢纽。优化布局建设南昌高新客运站、九江客运西站等集长途汽车客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轨道交通、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换乘为一体
23
的综合客运枢纽,结合昌九客专建设,规划建设南昌北站综合客运枢纽。
加强以铁路和公路货运场站、港口和机场等为主的综合货运枢纽建设,完善货运枢纽布局和功能。依托货运枢纽,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建立和完善能力配套的铁路、公路等集疏运系统与城市配套系统,实现货物运输的无缝化衔接。规划建设九江综合国际物流园、南昌综合运输枢纽公路物流园,铁路南昌向塘、望城、昌北货运站,水运九江港、南昌港物流园,完善货运枢纽公路、水运、铁路等集疏运系统。
七、运输信息化规划方案
整合完善涵盖昌九地区公路、铁路、民航、水运、轨道、场站等运输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信息服务管理均一和联动。推进两市公共信息服务、综合交通运输监管、运输市场执法与监管、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等领域的区域一体化。
建设两市统一协作的道路运政移动执法系统;推进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和应用,逐步实现两市使用计算机售票的等级客运站联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