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医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浅析
摘要:目的 探讨蒙医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5年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30例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经术后积极治疗均痊愈。结论 蒙医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贫血、糖尿病、缝合技术、妊娠高血压水肿、术后咳嗽等密切相关。早期发现并积极预防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关键词:蒙医妇产科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且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营养过剩致肥胖人数增多,使得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机会增加[1]。脂肪液化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本文通过收集我院蒙医妇产科2007年至2011年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0例,探讨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蒙医妇产科2007~2011年腹部切口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共30例。术后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所有患者术后4~8天换药时发现切口有淡黄色液体渗出,按压切口处,渗液可增多,切口处现无明显红肿,渗液涂片见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不明显,中性细胞分类不高。10例术后第5天出现渗液,5例术后第4天出现,4例术后第7天拆线时发现,1例拆线出院,第8天发现。8例患者术后出现体温升高,但未超过38.6℃。
2.方法
根据渗液多少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方法。渗液较少时,排除切口感染,每日挤压切口1-2次,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并予红外线照射,然后切口表面撒上脐粉,覆盖敷料。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时,应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同时,拆除缝线,敞开切口,用过氧化氢液及生理盐水冲洗,在严格消毒下清除坏死组织,并内置利凡诺尔纱条引流,每日换药2次,待肉芽组织新鲜后二期缝合。
二、结果
3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愈合时间9-13天。
三、讨论
目前,国内外对于脂肪液化的诊断没有统一标准,多数人认为术后出现以下表现者可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术后出现渗液,挤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