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套试卷合集】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一中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6 20:25: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透过太阳膜红外线的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用光能风车的风叶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即实验中运用到了转换法;

(3)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可靠,可换用不同的红外线灯或改变红外线灯照射的角度;

故答案为:(1)刻度尺;停表;(2)光能风车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3)换用不同的红外线灯或改变红外线灯照射的角度.

30.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 水蒸发会吸收热量 . (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是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有一部分转化为 化学 能. (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

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

③实验测量在无风晴天的中午进行,同时测定离地1.5m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 阳光直射 下的气温(T1)、 A树 下的气温(T2)、 B树 下的气温(T3).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 树干 的距离相同.

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T1﹣T3>T3﹣T2 .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蒸发及其现象;太阳能的转化. 【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时,要吸收热量,据此分析答题; (2)大树进行光合作用,把部分太阳能转化为大树的化学能;

(3)应分别测出A树下、B树下、阳光直射处的温度,放置温度计时,应控制温度计距地面与树干的距离相等;根据A、B树下温度计示数与阳关下的温度计示数差间的关系判断小李的说法是否正确.

【解答】解:(1)树叶通过蒸发散发出水分时,水由液体变为气态发生汽化,水汽化时要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从而使环境温度降低;

(2)树叶通过光合作用,把部分太阳能转化为树的化学能,照射到树下的太阳能减少,从而可以降低温度; (3)③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A树下的气温(T1)、B树下的气温(T2)、阳光直晒下的气温(T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树干的距离相同. ④阳光直晒下的温度T3与B树下的温度T2之间的差T3﹣T2是证明树叶挡住太阳光的辐射,使树荫下的气温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的实验证据,而B树下的温度T2与A树下的温度T1之间的差T2﹣T1是证明树叶水分蒸发使树荫下的气温低的实验证据.只要将这两个温度差的大小进行比较,若T3﹣T2>T2﹣T1,则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水蒸发会吸收热量;(2)化学;(3)③阳光直射; A树;B树; 树干;④T1﹣T3>T3﹣T2.

31.阅读探究 材料1:大厅里的雪花

1779年冬天的一个寒夜,沙皇俄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点燃着六千支蜡烛,这里正举行盛大的舞会,厅内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有人喊到:“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材料2:大雪飘满天,瞬间就不见

根据《北京晚报》报道:,阴天,微风,气温约﹣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厚的积雪,然后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人无不惊叹. 根据材料,请回答:

(1)材料1中,大厅里的雪花是由水蒸气 凝华 而形成的;材料2中沙漠上的积雪消失的原因是 积雪直接升华成水蒸气 .

(2)通过材料2,你认为沙漠上积雪消失的重要因素是 C A.温度低B.沙地干爽C.空气干燥D.空气流动快

(3)形成雪花应具备三个条件:水汽、降温和凝结核.凝结核一般是尘埃,但烟雾甚至细菌也可以作为凝结核.请你在材料1中找出与这三个条件的形成相对应的典型词语和短语.

水汽: 热气腾腾 ;降温: 刺骨的寒风 ;凝结核: 点燃着六千支蜡烛 .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分析】(1)升华现象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物态变化现象,凝华现象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物态变化现象.凝华放热. (2)根据题文中的内容分析;

(3)根据题文中的内容分析.

【解答】解:(1)大厅里的雪花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而形成的;材料2中沙漠上的积雪消失的原因是固态的雪升华为水蒸气;

(2)沙漠上积雪消失时的天气为:阴天,微风,气温约﹣15℃;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所以雪消失的原因是因为空气干燥,故选C;

(3)大厅里点燃着六千支蜡烛,这里正举行盛大的舞会,厅内热气腾腾,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大厅里产生了雪花,所以对应典型词语和短语分别为:水汽:热气腾腾;降温:刺骨的寒风;凝结核:点燃着六千支蜡烛.

故答案为:(1)凝华;积雪直接升华成水蒸气;(2)C;(3)热气腾腾;刺骨的寒风;点燃着六千支蜡烛.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在氧气瓶中装满密度为4g/m3的氧气,若用去一半,剩余部分氧气的密度为______ _______g/m32.一般测

不规则固体密度时,要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在用量筒测量其体积时,要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应当是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我国“神舟七号”航天载人飞船在返回地球时,其返回舱的“防热衣”发生了极大的保护作用,它主要通过

三种方式使返回舱内部的温度控制在航天员能够忍受的40℃以下.一是吸热式防热,二是辐射式防热,三是烧蚀防热.其中吸热式防热是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导热性能_____(填好或差)、熔点_____(填高或低)和热容量大的金属吸热材料通过________过程来吸收大量的热.

4.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量度使用热力学温标(也称开氏温标、绝对温标),它的单位是开,用“”来表示.在

表示温度变化时,每1的大小与1℃的大小是______的(填相同或者不同).如果一个人的体温是36℃,则若用开氏温标表示,其体温应该为________.

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但令他吃惊的是,

当他抓到这个小东西时发现它竟是一个颗子弹,你猜想这种事情______(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近年来,地震灾害频频发生,我们需要对地震有一定的了解,下面是地震的一些有关知识:地震波的传播形

式分横波和纵波,地震时从震源同时传出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3.7×103m/s和9.1×103m/s,某地发生地震时,一地震观测站距离震源4.55×104m,则先传到观测站的地震波形式是________(填横波或纵波),此波从震源传到观测站的时间约为_______秒.

7.在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得小车在前0.1s、0.3s、0.5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cm、8cm、..

36cm,则小车在前0.3s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_cm/s,在后0.2s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_cm/s,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__cm/s.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答案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是48℃,如果海波处在48℃,则其状态是( )

A.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

B.一定是液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9.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时间和路程图像,请你判断( )

A.甲比乙的速度大 B.甲比乙的速度小 C.两者速度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以下现象: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小溪流;②夏天,可以看见水管“出汗”;

③秋天,小草的叶面上常常会有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在以上的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热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由于下列原因造成测量结果有差异,其中属于误差的是( )

A.尺没有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放置

B.测量者在读数时,其视线与刻度尺成20°角 C.测量者对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值时偏大 D.刻度尺末紧贴被测物体

1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都用一把长20cm,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本书的厚度,测得结果分别

为:甲6.1mm,乙6.11mm,,丙5.87mm,丁6mm,四个数据中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甲乙两实心物体,其体积之比是2︰3,其质量之比是1︰3,则甲乙的密度之比是 ( )

A.1︰2

B.2︰1

C.2︰9

D.9︰2

14.下列数据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这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2mm C.某同学的质量约为45g

B.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0m/s D.一般木头的密度约为6g/cm3

15.物体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月亮躲进云里

B.太阳从东方升起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

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16.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晶体凝固过程图像是( )

17.一人坐在小船上沿河顺流而下,河岸上有树,如果以树为参照物,人和船是运动的,如果用人作参照物,

则船和树分别是( ) A.船是运动的,树是静止的 C.船和树都是运动的

B.船是静止的,树是运动的 D.船和树都是静止的

三、实验探究题(第18题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0分,共26分)

18.某个小学生的父母让她去买2500个小钉子,到了商店,售货员却说小钉子不能按个数卖,只能用秤称.请

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助这个小学生“称”出2500个钉子.如果这个小学生称了0.5g的小钉子,请问

【20套试卷合集】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一中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dhgf8k9pf1ujtp7zqyg25ui718xfz018y4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