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A B C D E F G H I 材料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钢 尼龙 尼龙 长度/cm 60 60 60 80 100 80 80 100 横截面积/mm2 0.76 0.89 1.02 0.76 1.02 0.76 1.02 1.02 1.02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
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海波的熔化图象
是________(填写序号).分析田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30.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______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________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在
该实验中,之所以要强调“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运用题(共13分)
31.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下表所示.
站次 1 2 3 4 站名 北京南 济南西 南京南 上海虹桥 到达时间 始发站 0932 1146 1255 开车时间 0800 0934 1148 终点站 运行时间 0分 1小时32分 3小时46分 4小时55分 里程 0 406千米 1023千米 1318千米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要有详细的计算过程):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在济南西到南京南、南京南到上海虹桥这两个路段的运行过程中,哪个路段运行得快?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全卷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家用吃饭的碗的高约为50cm。 B.今年夏天,仁寿县室外的最高气温约为28℃. C.一只普通牙刷的长约为180mm。
D、每周一升国旗时,同学们唱完一遍国歌的时间约为5min. 2、下列四种情况中,速度大小最接近20米/秒的是( ) A、人们上下班骑自行车的速度 B、城市地铁的速度 C、高速公路上快车道的限速 D、拥挤路段公交车的速度 3、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1、2km/min的速度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
4、磊磊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
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
5、如图是暑假时,小明全家自驾游时爸爸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8:20~8:23时间段内爸爸驾车加速前进。 B、在8:23~8:27时间段内爸爸驾车匀速前进 C、爸爸在8:27紧急刹车
D、在8:20~8:30时间段内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等于60 km/h
6、小磊在商场坐电梯时,发现站在电梯上不动,需20s可以从底楼到二楼,若电梯不动时走上去要30s,若他从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是( ) A、50s B、10s C、12s D、20s
7、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 29 B 21 C 92 D 12
8、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诗一首,即“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
A.满眼风光多闪烁 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 D.是船行 9、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通过示波器观察声波的波形,判断是否是噪声
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水中,仍能听到发出的声音。 10、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1m/s,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听见飞机的声音,看不见飞机的身影。 B、汽车的喇叭不起作用。 C、老师上课时点名答题时,同学们能及时听到。 D、地震时损害会更严重。 11、人耳不能很好的感知双耳效应的位置为( )
A、正左边 B、 正右边 C、正后方 D左上方
12、如图是小李同学参加班级活动时弹奏吉他时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他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是为了改变音调。
B.他听到自己弹奏的吉他声和他的歌声都是通过空气感受到的。 C.吉他的音量大小与他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用吉他和小提琴可以弹出相同的音调和响度。
13、如图是小燕找了爸爸喝了啤酒的四个瓶子,分别装上不同量的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则音调由低到高的序号是(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丁、甲、乙、丙 D.丁、丙、乙、甲
14、如图是三种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15、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甲、乙两杯两只透明烧杯中,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出现一部分小水珠,且烧杯变得模糊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16、小乐家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够准确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为5℃,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为95℃,若此时考场的温度为20℃,则此温度计的示数应为( ) A、20℃ B、18℃ C、23℃ D、13℃
17、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2中能正确
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图2
18.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水管“流汗” B、露珠晶莹 C、霜满枝头 D、大雾散去
19、何飞是我们班有名的“魔术师”,在学校开展活动时,他表演了“点燃手指”的魔术,细心的同学记下了他的三个动作:(1)手指在酒精中浸一下;(2)手指在水中浸一下;(3)“点燃”手指。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 (1)(2)(3)。B、(2)(1)(3)。C、(1)(3)(2)。 D、(1)(3)(2)
20、琳琳上学总是由爸爸开车接送,她发现打开空调时,前面的挡风玻璃上经常出现水珠。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水珠总是出现在挡风玻璃的内表面 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水珠总是出现在挡风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挡风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珠出现在挡风玻璃的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挡风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珠出现在挡风玻璃的内表面 21、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冰冻的衣服变干——升华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气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22、小敏在初二学习物理后,她对厨房中的一些现象做了如下的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用旺火加热可以缩短煮饭的时间 。 B、炒菜被油烫伤千万别用冷水淋。 C、碗里盛的炖好的汤,最上面的一层油面温度要高些。 D、烧水时只要看到水壶周围冒“白烟”,就说明水已经沸腾了。 二、填空题(每空1分 , 共20分)
23、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评估 。 24、小李测得物理书内150页的厚度是5、4mm,则每张纸的厚度应是 mm 25、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强的身高为17、2________. (2)教室的的长度8、50_______. (3)乒乓球的直径为4、0_________. (4)一根头发的直径约70_____.
26、小明同学已测出自己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2m/s,其物理意义是 ;若他7:30从家出发,正常步行到达学校的时间是7:45,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约为 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