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艺术技巧鉴赏”知识生成性练习学案及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艺术技巧鉴赏”知识生成性练习学案及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艺术技巧鉴赏”知识生成性练习学案
1、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古代诗歌鉴赏---“艺术技巧鉴赏”知识生成性练习学案及教案。 忆 昔 韦 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①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在此夜宴文士。 ②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 ③莫愁:相传是南国一善歌少女的名字。乐府诗《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石城即今南京。
(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五、六两句)为例,就其中一种手法做简要分析。(3分) (2)、“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2、阅读下面这首秦观的《春日》诗,然后回答问题。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2)这首诗都运用了哪些手法?分别说明它们的表达效果。
3、指出下面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并说出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1)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吻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2)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4、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5、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6、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8、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②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繁花齐开。③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④凤箫:《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作凤鸣声,引来了凤。故称箫为凤箫。⑤玉壶:比喻月亮。⑥蛾儿雪柳: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⑦阑珊:零落。
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但是,作者描写这样一位孤独者,用意何在?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联系作者身世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以“那人”自比,抒发了词人满面腔的闲愁与寂寞。
9、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艺术技巧鉴赏”知识生成性练习教案
1、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教案《古代诗歌鉴赏---“艺术技巧鉴赏”知识生成性练习学案及教案》。 忆 昔 韦 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①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在此夜宴文士。 ②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 ③莫愁:相传是南国一善歌少女的名字。乐府诗《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石城即今南京。
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五、六两句)为例,就其中一种手法做简要分析。(3分) 2、“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⑴诗人把讽喻唐末王孙贵族生活奢糜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这些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身上,这是用典;诗人用传说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
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学生答此题,不必求全。上述各点可任选,意思对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赏析。
⑵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唐王朝颓势难挽,行将覆灭的悲伤。(从作者个人角度回答,抒发了身世沧桑之感,亦可。)
2、阅读下面这首秦观的《春日》诗,然后回答问题。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2)这首诗都运用了哪些手法?分别说明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案参考:1(1)惜春之情。(2)“万丝”比喻春雨,写出了春雨的轻柔和细密。“含春泪”“卧晓枝”是拟人,写出了芍药蔷薇经雨后的娇弱的状态。
3、指出下面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并说出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1)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吻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1)对比。美人、英雄青史留名,而平民百姓却在史书中难觅踪影;前三句用典的文雅与后两句的俚俗相对比,符合元曲小令的特点。
(2)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2)托物寄兴。讽刺了晚唐朝政腐败,一些邀宠取媚之辈为迎合统治者的欢心而极尽谄媚之能事的丑恶现象。第二句的反问,不仅写出了垂柳的纤柔飘逸之姿,同时也显出了垂柳恃美而骄的神情。
4、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参考答案: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李凭箜篌曲的艺术效果,从而烘托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 5、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谧安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 6、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