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 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第二课时 一、品评人物,深化认识: 1同学们已经多次阅读了这篇课文,说一说通过仔细阅读,你对盲女孩安静又有了怎样的认识,或者说一说 你觉得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二、品读欣赏,背诵积累: 1蝴蝶被安静神气的灵性所折服,我们也被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所震撼。请同学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边读边把文中所描绘的情形在眼前浮现出来。 2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体会与感受。 3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三、拓展月的,升华情感: 1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用心灵触摸到。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下面请同学们自读‘阅读链界“中的内容。 2全般交流:“我”林里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为什么回有这样的发现。 3请全班谈一谈对海伦?凯勒的认识和了解。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 3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课后反思: 18 永生的眼睛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过程: 一课时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 盲姑娘只能用手来触摸春天、用心来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游乐恢复健康的可能。 2 板书课题,激发读书兴趣。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盲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正音。 2 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2 讨论交流: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为大家深情并茂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回感动你。 3 课文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你从中一会到了什么? 四、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 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请你带者自己的感受朗读全文。 2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 3 交流感想: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与同学们谈一谈。可以对文中的某个人物发表看法,也可以对事物本身阐发议论。 五、课外延伸,实践活动: 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2 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课后反思: 19 生命 生命 一 学习目标: 1 认识“扰、诊”等五个生字,会写“扰、欲”等八个绳子。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带升幂功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二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谈生命,激发情感: 1 谈话导入:“一颗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彩段落,篇章读给大家听? 2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