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韩东诗歌的年代性写作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7 16:05: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韩东诗歌的年代性写作 一、模仿期(1982)

韩东从大学起到1982年大学毕业期间,可称为韩东诗歌写作的模仿期。这个时期的韩东是个不管对政治还是诗歌都有相当热情的人。这个时期曾写过献给张志新和遇罗克的诗《昂起不屈的头颅》,也模仿北岛写过组诗《山》,从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韩东对于北岛们的自觉模仿。正如韩东所说:正是由于对《今天》的阅读,我才开始写诗。这种模仿是相当彻底的,从意象的经营到语气方式。甚至,我们也办起了‘地下刊物’。 事实上,一直以来对北岛们的模仿写作让韩东并不轻松,他清醒地意识到:阅读《今天》和北岛(等)使我走上诗歌的道路,同时,也给了我一个反抗的目标。我想,正是因为这种被压抑心理,让韩东走向弑父之路,进行了必要的诗歌实验韩东走向了转型。 二、反叛期(19821984)

本阶段的代表作品,如《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等,真正实现了对今天诗歌的颠覆与反叛当年模仿的有多彻底,此刻反叛的就有多彻底。 《有关大雁塔》(1983)这首诗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韩东诗歌中客观、平淡的叙述,精炼的口语、冷静的眼光、日常生活化的态度,是当代诗歌语境的骤变。大雁塔在作者眼里,不再是承载历史的载体,也没有见证英雄的悲壮事迹,它只是一个建筑物,也只不过是一座古塔而已。韩东还原了古塔的真实面貌,用平凡的眼光去看待在大雁塔里发生的一切,作者告别了朦胧诗人的忧患与理性,以拒绝历史的姿态对生活的态度由怀疑转为认同,同时反思主体本身,这是一种智慧的背叛。 三、开创期(19851988)

第一,自觉地意识到诗歌革新与个人创作之间的关系,由惯常的历史、英雄或是崇高精神等主题成功转向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现状、生活场景和日常经验。如《写作》(1986),读完这首诗如同看了一副画,画中有电线杆上的工作者和正在写作的诗人,他们互不相识却互相尊重,没有世俗的杂陈思想,只有互相致意。两人默默地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互不打搅,却也有着无声的交流。这首诗是作者对普通的生活场景地挖掘,没有崇高的历史,没有英雄主义色彩,也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呈现给我们的只是心灵的想通、人与人之间默契、和谐的美好。作者以个体的日常经验和生命体验入诗,使诗歌在平淡中不乏温暖,真正做到了对崇高的颠覆,形成了诗人自己的风格。

第二,他作为一个普通人,体悟着生活本质,把自己的感情融入生活中去,同时又不会把这种感情扩大化,其情感节制与分寸把握可谓得当合理;如《温柔的部分》(1985),作者对乡村生活有一种真挚的感情甚至亲情,乡村的恬静已经深入作者内心深处,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失去了乡村生活的韩东所感到的痛苦是那样真实,作者再也不能进入其中去享受宁静,再也不能从中收获什么。这里,深深地表达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向往和不能再拥有的遗憾,正如作者所言,这里永远含有某种真实的悲哀,作者的感情再次细腻化。

第三,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个时期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的诗歌观念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韩东认为,诗到语言为止中的语言,是一种生命的感觉语言,是自然的而非装饰性的纯语言。这种语言内蕴着生命的原初感觉和意味,它是生命自然呈现的描述形态,于坚和韩东把它称之为语感。韩东在这一阶段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口语的使用,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在诗中囊括的平凡世界中的平凡人物、庸常琐事,都呈现出生命的自然形态,使诗歌有了鲜活的生命力:《温柔的部分》、《写作》、《我听见杯子》等,都能感受到与生命有关的语感,诉说的就是自由而本真的生命。 四、成熟期(19891996)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韩东的诗歌观念有所变化,一是语言是光线,二是语言有界限。

基于这两点,韩东在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确实融入更多的世界中的关系《记事》(1989),这首诗关注到我和你、我们和他人、马和马之间的关系,这一系列的意象组成的符号链条,使人与人,动物与动物间的关系更加明澈,这正是世界中的关系与意义。韩东全神贯注地回到事物本身的行动里,回到造成某一瞬间心理真实的事物之间即非犹是的关系,这一个形象就具有这一瞬间所包含的一切可能的抛物线。 五、沉寂期(19971998)

在《爸爸在天上看我》这本诗集中,1997年里,韩东只选了两首诗,即《爸爸在天上看我》和《进行曲》。他的沉寂期,虽然诗歌很少,但是在思想性和表现力上,让人感到充实、耐读、在充满哲理性思考的同时,有更深的韵味。 六、延续期(1999今)

韩东在1999年之后走出了沉寂期,又开始继续他诗歌的创作,诗风与成熟期没有明显的变化,还是乐于以日常生活经验入诗,如2000年的《中秋夜》;2001年的《我的皮肤》、《他的母亲死了》、《他的岳父死了》。但是其中也不乏佳作,如1999年的《街头小景》,2001年的《爱情生活》等。 其实,在韩东的诗歌中还有很多是值得加以研究的。如韩东在诗歌中的自我审视,如《一幅画》、《画面》;对黑暗的理解,如《我听见杯子》、《写这场雨》、《一种黑暗》、《今天》等;还有一些诗中,包含韩东独特的视角:窗,《明月降临》、《黄昏的羽毛》、《写作》等。作为中年的韩东,虽然其写作重点放到了小说上,但其诗歌也依然在进步,2000年后的诗歌,更具有了老练、沉稳的韵味,不愧为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人物,韩东,仍在大地上行走。

搜索更多关于: 韩东诗歌的年代性写作 的文档
韩东诗歌的年代性写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ecrk26xd56et871df8g8njyy26yqz018l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