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安全检查B.隐患治理C.教育和培训D.基础
16.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A.安全评估B.风险辨识C.风险评估D.安全评价
17.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人、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负责。
A.完好B.有效C.设计D.维护
18.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应急措施。
A.登记建档B.告知C.落实主体责任D.安全检查
19.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
A.相邻B.同一座C.不同D.前三种情况都可以
20.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
A.通道B.走廊C.隔离间D.出口
21.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
A.走廊B.通道C.出口D.隔离间
22.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A.现场负责人B.专门人员C.车间主任D.安全员
2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
A.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B.责任制C.奖励制度D.责任追究制度
2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
A.有害因素B.物理化学因素
C.事故应急措施D.事故报告方法。
25.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A.应急照明设施B.分析仪器C.检测设备D.劳动防护用品。
26.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
A.危险性分析B.危险有害因素辨识C.安全评价D.经常性检查
27.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依照前款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A.重大问题B.重大事故隐患C.重大危险D.事故隐患
2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
A.经费B.机构C.人员D.预案
29.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
A.管理协议B.合同C.方案D.合约
30.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
A.相关方B.第三方C.单位或者个人D.组织
31.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A.合同B.管理协议C.方案D.合约
32.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