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6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1. 设计依据
1.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列出矿区范围批复(或采矿许可证)、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 文件等与项目建设相关的批准文件。
1.2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
列出适用的现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 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并标注其
文号及施行日期。
1.3 主要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列出与建设项目相关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并标注其标 准号。注意引用的标准、规范及规程的适用范围。
1.4 其他设计依据
列出建设项目地质勘探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报告、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等,并标注提交单位和时间。
2. 工程概述
2.1 矿山概况
包括建设单位简介、矿区自然概况(含历史最高洪水位)、矿 山交通位置(给出交通位置图)、矿山开采现状等。
2.2 设计概况
包括设计范围(给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勘探线及开采深 度)、设计规模、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矿山开拓、采矿工艺、矿
— 53 —
岩运输、供排水、通风、压气、供配电、通讯及信号、矿区总平面
布置、矿山基建、工程概算、利旧工程等。
2.3 安全设施投资
说明矿山安全设施投资总额及占项目建设总投资的比例,列 出安全设施明细表。
3. 矿区地质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分析
3.1 矿区地质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简述矿区地质特征,说明矿区地层、主 要构造带(断层、褶皱)、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等对矿床
开采安全的影响。
3.2 矿区水文地质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或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简述矿区水文地质 特征,说明矿区地表水系和地下水赋存状况、地下水的补给、径
流及排泄条件、涌水量等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
3.3 矿区工程地质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简述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工程地质岩组、 岩体结构、岩体分类特征等,分析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对矿床开采
安全的影响。
3.4 矿区地质灾害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安全预评价 报告,分析在自然条件下,矿区发生地面沉降、塌陷、崩塌、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可能性。
4. 矿床开采安全可靠性分析
4.1 采矿方法
— 54 —
说明矿山采用的采矿方法及开采顺序,分析采场台阶高度、 最小工作平台宽度、安全平台宽度等设置的安全可靠性。
4.2 采场边坡
说明采场边坡设计参数、各区段开采技术条件、边坡类型,
对边坡稳定性做出评价,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
可靠性。
4.3 开拓运输系统
说明矿山采取的开拓运输方式,对于电机车运输,应说明电 机车运输系统主要运行参数(运输长度、线路坡度、车场形式、机
车运行速度、列车组成、列车制动距离等)、信号设施及调度系统, 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对于带式输送机运输,应给出带式输送机设备选型、主要参
数(倾角、带宽、带速、滚筒直径、物料块度等)和胶带的安全系数,
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对于汽车运输,应说明汽车的型号、数量、道路参数、尾气净
化、防灭火设施等,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
性。
4.4 采场排水及防洪系统
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气象资料,说明露天采场涌水量计 算、排水方式、排水设备的选型(包括备用设备)、排水管道设计
等,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4.5 穿孔爆破
给出穿孔作业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规格型号及数量,说明 爆破方式、爆破参数、爆破器材的选择、单段最大爆破药量、一次
— 55 —
爆破炸药用量及爆破作业等,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
安全可靠性。
4.6 铲装作业
给出铲装作业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规格型号及数量,说明 装载方式及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4.7 作业场所防尘
说明爆破、凿岩、汽车运输、排土、破碎等作业场所的防尘措 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4.8 井巷工程
对开拓系统含有溜井、放矿设施、平硐、斜井等井巷工程的 露天矿山,说明保证井巷工程稳定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及通风防尘
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4.9 联合开采矿山安全对策措施
地下开采改为露天开采时,主要说明对地下巷道和采空区的 处理方法、塌陷区范围内的矿山工程及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
析其安全可靠性。
露天与地下同时开采时,主要说明露天边坡角、露天与地下
各采区的位置关系、开采顺序、爆破作业及避免其相互影响采取
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4.10 特殊开采条件下的安全对策措施
依据地质勘探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安全预评价 报告,对属于地质条件复杂、地压大和有岩爆(倾向)发生的矿床,
高硫和有发生火灾危险的矿床,高温、高寒、高海拔、冻融条件的 矿床及有矿区老窿、采空区、塌陷区的矿床,说明采取的安全对
— 56 —
策措施,分析露天开采的安全可靠性。
5. 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5.1 爆破危险区界线圈定
分析爆破危险区界线圈定的合理性,说明采取的安全对策措 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5.2 工业场地选址及布置
主要从矿区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周边环境、地质灾害影响、
工业场地的地质条件及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方面对工业场地
选址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说明工业场地内建(构)筑物与爆破危 险区界线安全距离及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5.3 建(构)筑物防火距离
从总平面布置中各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耐火等级、防火距 离、厂区内消防通道设置等方面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5.4 排土场
主要从排土场选址与勘探、排土场容积、设计参数、排土工 艺的合理性、排土场的稳定性、安全防护距离、排土场防洪、照明
与监测及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方面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6. 供配电、通讯和机械安全可靠性分析
6.1 电源及供配电系统
从电源回路数、电压等级、线路负载能力等方面分析矿山电 源系统安全可靠性,特别应对一级负荷供电进行安全可靠性分析。
从矿山主变电所的地理位置、所址防洪设计高度、变电所布 置和主接线型式,以及主变压器容量、台数选择等方面分析矿山
— 57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