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方法指引
黄 雯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必读) (一)必读课文如下:
1、《从草园到三味书屋》
2、《爸爸的花儿落了》 3、《最后一课》
4、《邓稼先》
5、《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6、《社戏》 7、《安塞腰鼓》
8、《伟大的悲剧》
9、《荒岛余生》 10、《珍珠鸟》
11、《斑羚飞渡》
(二)课内阅读复习要点(以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为主):
1、 以记叙文为主,了解记叙的要素。
2、 了解文章的结构(线索、顺序、层次、详略)。 3、 文章内容及主题。
4、 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精神。 5、 语言特点。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方法指导 (一)选择题:
1、词义、句意的理解。
要求:抽象的词语具体化,指代的词语明确化,修辞手法本体化,含蓄的词句直白化。
方法:在原文中找到该词句的位置,从它的上下文寻找相关信息,对照选项直接选择
2、信息筛选。
要求:理解题意,明确答题方向。
方法:在原文中圈定范围;对照选项直接选择或用排除法选择
3、文意的理解和推断。
方法:在阅读原文基础上,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比较辨析,排除干扰项,选择答案。干扰项的错误通常有以下几种(1)偷换概念,(2)以偏概全,(3)无中生有,(4)有意拔高,(5)关系颠倒,(6)时态错误,(7)情态错误等
4、文学作品的赏析。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特点、风格等方面辨析,排除错误,选择正确答案。
(二)主观题(以课外文段《窗外的天空很蓝》为例): 1、信息的筛选、提取
例如:(1)在训练前,比尔既紧张又兴奋,“紧张”和“兴奋”的原因各是什么?(提取或概括作者的观点)
2、词句的解释
例如:(1)、句子“比尔的心窗亮了”的含义是什么?“窗外的天空很蓝”有怎样的含义?(凭借语境,将比喻本体化,象征明示化,抽象具体化)
3、因果关系的分析 例如:(1)比尔为什么“兴冲冲”的报到?
(2)面对同样的环境,为什么在半年后他们的的境遇却完全不同呢?
(根据提示,凭借语境,分析原因)
4、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分析叙述的人称及其作用 (2)分析前后照应关系
(3)分析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5、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提高得分率。
(三)注意提醒学生以下三点:
1、在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考查。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
2、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首先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
3、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学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学生熟记于心。再比如,学生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