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整数裂项通用公式
=(后延—前伸)÷【公差×(个数+1)】
(十), 火车过桥,过隧道。过。。。公式 1。火车速度×时间=车长十桥长
注意※※车长可以变为=所有车辆数×每一节车长十车队间隔数×间隔长 间隔数=车辆数一1,
但是如果已知有火车头,这样的情况下,车厢个数就是间隔数。华杯赛第10届已经考过了这样竞赛试题。
2.还有一个关于两路,三路,4路纵队的问题。。。。。。。 用总人数÷几路=队伍的排数,排数-1=间隔数
3.如果火车过一棵树。。。。。,那么火车走过的路程就是车长 4.关于行车中的人 看见快车从身边开过问题:
看见的快车长÷(人与快车的速度和)==从身边开过的时间,
5.另一个是:如果小名在火车车里与火车同向走,那么他的实际速度:是自己速度+火车的速度
如果小名在火车里与火车反向走,那么他的实际速度是:火车的速度与小名速度的差。☆☆☆☆今年小中组的重点试题。
小学竟赛数学五十个知识要点
(一)上下叠放的3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或者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三棱柱等等,求这样组合体的表面积,从三个方向分类相加,前后,左右,上下,在粘接一起的方向上,用压缩法,看作一个整体想,其它方向的,只要算侧面积。 如果不是凸出的图形,而是一个凹进去图形,也是这样思考的,我们可以把凹下去的底面拉到上面来。 长方体与正方体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公式以及它们的反向公式应该非常熟悉记住!
注意※※1)关于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表面积与体积计算一定记住!=底面积×高,常常与他们的侧面展开图一起考到。见第17届华杯赛试题 2)关于立体图形的体积分割计算第20届华杯赛决赛中已经出现。 3)关于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第19届华杯决赛中出现
4)☆☆☆☆今年立体图形的穿越问题将是考试的重点方向 (二)余数问题:
1.补同余,用减,
2.逐一满足法找到最小的一个数,再加上他们的最小公倍数。(含中国剩余定理)
3.同余表示方式与字母法的,与不定方程的求解。 (三),常见数整除特征
2∥看个位,是0,2,4,6,8。
5
5∥看个位,是0,5。
3,9∥看数字和,用划去法。 4,25∥看末二位。
8,125∥看末三位。特别8要先看个位是2的倍数偶数,末2位时4的倍数,然后再看末三位
7,11,13,101,37∥从个位开始末三位断尾法,求差。(大数-小数),然后在用对7,11,13同余来思考。
或者用三位截断法,用奇数段的和减去偶数段的和,看这个
差能否被7,11,13整除。
11还有一个判断方法:奇数位上数字和減去偶数位上数字和所得差。这样情况奇数位上可以与偶数位上交换的。
33,99∥从个位开始每两位一段,分段相加求和,一般列竖式想。
与被7、13整除的截取3位法类似,对被101整除的判定,有截取2位,先将数字每两个分成一组,然后计算奇数段之和与偶数段之和的差,如果差能被101整除,这个方法也同样使用7,11,13的情况。
还有二类特别就一个数是没有特征数的倍数,使用条件是:被除数的后面几个数字知道,除数比较大,方法:数字谜形式,列竖式。
A:比如一个六位数□□2016是737的倍数,那么这个六位数最小是--------,变化成□□□□×737=□□2016,列竖式思考。 注:四年级上册第4讲竖式例题5
B:还有一类特别的:使用条件是:一直被除数的前面几位,除数比较大,且这个除数不容易分解质因数,用试除法。
例如:2016□□2016能够被79整除,最小十位数是-------。补上最大的数用79除一除,然后在调整减去余数或者补上就可以了 (四)关于2人或者2车的追及与相遇问题:
1.圆周上的两个人,两车同时同地同向,是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追上时间。(路程差就是一个圆周长度,如果是从直经两端同时走,就是半个周长),这里要注意:谁追谁?谁在后面,谁在前面。例如钟表问题里的分针与时针, 2;同时同地背向,是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就是一个周长,如果从直径两端走,就是半个周长)
其它类似情况△,可画图想。这一点非常重要。 3这一类问题还有二组公式
(一)。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在两地之间不断往返, 记两地距离为1个全长,则:
A。甲车与乙车的路程和为1个全长时,两车第一次迎面相遇; 在此之后,两车的路程和每多走2个全长时就会迎面相遇一次。 如果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则:
B。当甲车与乙车的路程差为1个全长时,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 在此之后,每当甲车比乙车多跑2个全长时,就会追上乙车一次。
(二)甲、乙两车从A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在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记两地距 离为1个全长,则:
A.当甲车与乙车的路程和为2个全长时,两车第一次迎面相遇; 在此之后,两车的路程和每多出2个全长时就会迎面相遇一次。
6
B如果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则:
当甲车与乙车的路程差为2 个全长时,甲车第一次追上乙车; 在此之后,每当甲车比乙车多跑2个全长时,就会追上乙车一次。 注意:他们是一组非常有明显规律的偶数或者奇数,特别是当相遇的次数非常大的时候,例如第2016次迎面相遇的地点距离A地多少千米
这个时候就用到这个规律。对于每一辆车来说每走2个全程就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用周期问题解答。
4.还有一个特别的方法!画柳卡图。有关这个知识点老师会专题讲解(已经专题打印成为材料二)见年级下册第17讲例题3。
5..一条直线上两车,两人或者3人等从两端同时相对行走。第一次相遇2人或2车共同合走一个全程,然后从第1次相遇到第2次相遇,2人合走2个全程。以后每相遇1次都是合走2个全程。如果是2人从一端同时走,快的人到达终点后又折返回走,与慢的人(车)相遇,这样第一次相遇,2车合走2个全程。第=次两车合走就与前面一样,也是2个全程, 画图可以看清楚。
6.关于行程间隔发车问题:有3个数量关系式:
1)车距=车速×汽车发车时间间隔 2)车距=(车速+行人速度)×相遇时间
3)车距=(车速—行人速度)×追及时间
注意:1) 4)全程长=车速×全程行的时间=一个车距×间隔数=一个车距×(辆数—1) 需要画图与题目中单位不同 2)看清楚词语。
7.
7
电梯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2016
1、人沿着电梯运动的方向行走,当然也可以不动,不管动与不动,此时电梯都是帮助人在行走,共同走过了电梯的可见级数: (V人+V梯)×时间=电梯可见级数
2、人与电梯运动方向相反,此时人必须要走,而且速度要大于电梯的速度才能走到电梯的另一端。这种情况人走过的级数大于电梯的可见级数,电梯帮倒忙,抵消掉一部分人走的级数。 (V人—V梯)×时间=电梯可见级数
解决此类问题,画图是第一步,画走的级数大的开始,可以运用在相遇、追及问题里,常见的是列方程和比例法来求解.
比例法解题的过程:1)画图,以较大的级数开始画,以它的起点画电梯的可见部分,上下分开画,用不同的颜色
2)注意题目中词语,找准方向。
3)计算速度比,再转化成路程比,再在图上标出份数。 4)求出电梯在左右两段走的时间比例,由于对于是同一个电梯,速度是相同的,所以时间比就是左右两段路程比。
5)求一份路程的长度,再求几份数。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