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前仿真模拟卷(六)(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5 12:52: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反应机理和产物分离角度考虑,③中可用磷酸,也可用下列________试剂。 A.醋酸 B.盐酸 C.硫酸 D.CO2 (4)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操作⑤中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再冷却晶体,趁热过滤

B.抽滤时布氏漏斗中选用大小略小于漏斗内径且盖住全部小孔的滤纸 C.可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提高纯度 D.KMnO4晶体的烘干温度过高会降低产率 (5)粗产品的洗涤步骤可能需要用到以下操作:

a.加入洗涤剂至浸没固体;b.洗涤剂缓慢通过;c.洗涤剂快速通过;d.关小水龙头;e.开大水龙头;f.重复2~3次。

请选出正确的操作并排序________(操作可重复使用)。

32.(10分)合成抗心律失常药物决奈达隆的一种中间体H,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F→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D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写两种)。

(3)E经还原得到F,E的分子是为C14H17O3N,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已知:①苯胺(

酸性KMnO4溶液

――→△

)易被氧化

浓HNO3

――→浓H2SO4,△

请以甲苯和(CH3CO)2O为原料制备,写出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

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前仿真模拟卷(六)

1.B 2.A 3.C 4.A 5.B 6.A 7.A

8.C [解析] S先转化为SO2,再转化为SO3,A项错误;硫元素以硫酸盐的形式进入土壤中,B项错误;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SO2排放,发生的反应为2CaCO3+2SO2+O2===2CO2+2CaSO4,C项正确;CuSO4与ZnS发生复分解反应,ZnS能转化为CuS,为溶解度大的物质向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化,与CuS很稳定、不具有还原性无关,D项错误。

9.C

2

10.B [解析] 为了安全起见,烧杯、烧瓶、蒸发皿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试管加3112

热时不超过容积的,酒精灯的酒精盛装量在容积的~之间,A项正确;中和滴定时,滴定

333管、移液管需要润洗,锥形瓶不能润洗,若润洗锥形瓶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标准液滴定待测液),B项错误。

11.C [解析] A.白磷与红磷均是磷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

B.乙酸和软脂酸(C15H31COOH)的结构相似,均是饱和的一元羧酸,且相差14个CH2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B正确;

C.丙烷分子中含有两种氢原子,与氯气反应,可得到沸点不同的2种一氯代物,C错误; D.12Mg、12Mg是镁元素的两种核素的离子,D正确。

0.6 mol·L

12.A [解析] ①2 s后测得A的浓度为0.6 mol·L,则v(A)==0.3 mol·L

2 s

-1

-1

-1

24

2+

23

2+

11-1-1

·s,故①正确;②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B)=v(A)=×0.3 mol·L·s

22=0.15 mol·L·s,故②错误;③A的物质的量变化为2 L×0.6 mol·L=1.2 mol,

-1

-1

-1

-1

1.2 mol

根据方程式可知转化的C的物质的量=1.2 mol,故C的转化率=×100%=30%,故③

4 mol1-1

正确;④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B的浓度变化量=×0.6 mol·L=0.3

22 mol-1-1-1

mol·L,故2 s时B的浓度为+0.3 mol·L=1.3 mol·L,故④错误。

2 L

13.D 14.C

15.D [解析] A项,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B项,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故可以在合适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C项,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r—CH2—CH2—Br;D

项,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主要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

16.B

17.C [解析] 根据放电过程图可知,放电时锂离子定向移动到A极,则A为正极,B为负极,放电时锂失电子,A项错误;充电时,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Li+Liy-1Al+e===LiyAl, B项错误;充电时A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x+PF6-e===CxPF6, C项正确;废旧AGDIB电池进行“放电处理”时,若转移1 mol电子,则有1 mol Li从铝锂合金电极迁移到石墨电极,这时锂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因此,不可能回收到金属锂,D项错误。

18.B [解析] NO2水解,生成弱电解质HNO2和OH,使酚酞试液显红色,A能证明;HNO2

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只能说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小,并不能说明HNO2部分电离,B不能证明;等pH、等体积的盐酸和HNO2溶液中,HNO2中和碱的能力强,0.1 mol·LHNO2溶液的pH=2,都能说明HNO2部分电离,C、D能证明。

19.B [解析] A.O2(g)→O2(g)是失电子过程,吸热,即ΔH1>0,PtF6(g)→PtF6(g)是得电子过程,放热,即ΔH2<0,故A错误;

B.由盖斯定律可知,ΔH=ΔH1+ΔH2+ΔH3-ΔH4,即ΔH-ΔH1-ΔH2-ΔH3+ΔH4=0,故B正确;

C.O2(g)+PtF6(g)→O2PtF6(g),是阴、阳离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放热,ΔH3<0,ΔH4 是O2PtF6(s)→O2PtF6(g)的过程,即状态由固态变为气态,吸热,ΔH4>0,故C错误;

D.由盖斯定律可知,ΔH=ΔH1+ΔH2+ΔH3-ΔH4<0,故有ΔH4>ΔH1+ΔH2+ΔH3,故D错误。

20.A

21.B [解析] A.实验1中,反应在0~10 min内,v(HI)=Δc/Δt=0.20 mol÷2 L÷10 min=0.01 mol·L·min,A错误;

B.根据反应方程式2HI(g)

H2(g)+I2(g)可知,800 ℃时,当反应达到平衡时,HI的

-1

-1

-+

-1

平衡物质的量为0.50 mol,反应了0.50 mol HI,则生成H2、I2的物质的量都是0.25 mol,0.250.25

×22c(H2)·c(I2)

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B正确;

c2(HI)20.50

???2???

C.温度相同,平衡时HI的物质的量相同,实验2反应速率快,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或改变了其他反应条件,因a的值不确定,不能证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C错误;

D.根据实验1、3可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相等,达到平衡时HI的浓度:实验1>实验3,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ΔH>0,D错误。

22.C

2-2-+-

c(CO3)c(CO3)·c(H)Ka(HCO3)-

23.B [解析] ==,温度不变,Ka(HCO3)不--++

c(HCO3)c(HCO3)·c(H)c(H)2-

c(CO3)+

变,pH增大,c(H)减小,因此数值增大,A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Na)+c(H-c(HCO3)

)=2c(CO3)+c(OH)+c(Cl)+c(HCO3),B项正确;根据图像,pH=6时,c(HCO3)=c(H2CO3),

2-----

c(HCO-3)·c(H)+-6

则25 ℃时,碳酸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a1==c(H)=10,C项错误;溶

c(H2CO3)

液呈中性即pH=7时,根据图像,c(HCO3)>c(H2CO3)>c(CO3),D项错误。

24.D [解析] 制备2Zn(OH)2·ZnCO3流程为锌焙砂(主要成分为ZnO,含少量Cu、Mn

2+

2+

-2-

等离子)中加入硫酸铵、氨水、双氧水,双氧水将锰离子氧化成二氧化锰,过滤后在滤液中加硫化铵,再过滤,除去铜离子,蒸氨除去多余的氨,加入碳酸氢铵得到2Zn(OH)2·ZnCO3和二氧化碳气体,过滤得2Zn(OH)2·ZnCO3,滤液为硫酸铵溶液。

A.(NH4)2SO4与NH3·H2O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4)+c(H)=2c(SO4)+c(OH),中性溶液中c(H)=c(OH),则c(NH4)=2c(SO4),故A正确;

B.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判断,“浸取”时为了提高锌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为搅拌、适当加热等,故B正确;

C.“浸取”时加入的NH3·H2O过量,溶液呈碱性,双氧水将锰离子氧化成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H2O2+2NH3·H2O===MnO2↓+2NH4+2H2O,故C正确;

D.“过滤Ⅲ”所得滤液为硫酸铵溶液,可循环使用,其化学式为(NH4)2SO4,故D错误。 25.A [解析] 溶液X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0.02 mol气体甲,则气体甲为NH3,故溶液X中含有0.02 mol NH4;往所得的溶液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故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Al、CO3;再继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乙,则沉淀乙为BaSO4,质量为4.66 g,物质的量为0.02 mol,故溶液X中含有0.02 mol SO4;所得沉淀甲为Fe(OH)2或Fe(OH)3或两者的混合物,经灼烧后所得固体乙为Fe2O3,质量为1.6 g,物质的量为0.01 mol,故溶液X中含有Fe或Fe或两者均有,且总物质的量为0.02 mol;往溶液X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体乙产生,发生的反应为4H+NO3+3Fe===3Fe+NO↑+2H2O,气体乙为NO,故溶液X中一定存在NO3、Fe,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故NO3为0.02 mol。若含有Fe,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存在Cl,A项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有NO3,B项错误;CO3、Al一定不存在,但K无法确定,C项错误;沉淀甲可能是Fe(OH)2或Fe(OH)3,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D项错误。

3+

2-

2+

3+

2+

3+

2+

3+

2-

3+

2-

2+

2-

2-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前仿真模拟卷(六)(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eoa145n8r0wk4t3v4f03ibqw7s1xb00tkm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