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将“二月春风”比作了“剪刀”),同时体会如此美丽的柳树原来是春风的杰作,并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板书:赞美春天)。
(2)师生共同描述这两句诗句的大意。
(3)质疑思考:这两句诗该用怎样的语气进行朗读?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这两句诗中蕴含的问与答的形式,同时指导他们感情朗读,注意读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一句的疑问语气。
6.指导学生将整首诗歌连起来感情朗读,并试着进行背诵,指名进行背诵展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中想象、读中感悟的方式,让学生与诗人巧妙达成了情感上的共鸣,使其真正体会到了诗歌所传达出的对予柳树以及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指导书写
1. 抽取本课生字卡片,指名学生朗读、小组开火车朗读生字,教师再次进行生字的朗读纠正指导,特别强调“绦”字的读音。
2.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碧、妆、绿、丝、剪”,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说说在书写时需要提醒别人注意些什么。教师适时进行范写指导,其中“碧”上半部分的“王”和“白”要写得略小而紧凑,下面“石”的撇画略长,“口”要写得扁而宽;“妆”左边的笔顺是点、提、竖,右边“女”的横画居横中线上;“绿”左窄右宽,右半部分下面不要写成了“水”;“丝”上半部分要写得紧凑,最后一笔横画稍长且略有弧度;“剪”上紧下松,下面的“刀”不要写大了且撇画要写得舒展。
3.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自主描红、临写,完成田字格的写字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同时进行部分笔画、结构的书写强调。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观察与范写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提升宁汉字书写与审美能力。
四、课堂小结
正是因为春天的柳树样子美好,所以还有很多诗人也忍不住将它们写进了自己的诗句中。孩子们,课下大家再找一找有关描写柳树的诗歌读一读,相信你们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感受。
板书设计:
1.古诗二首
碧玉/妆成/一树高,
咏柳 万条/垂下/绿丝绦。 (喜爱柳树) 不知/细叶/谁裁出, (赞美春天)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二月春风/似/剪刀。
2.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寻”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姑”等9个生字,理解“害羞”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课文对春天景物特点的描写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激发热爱春天以及观察、发现大自然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点:能够从孩子们找到的春天里感受春天景物的美好。 教学难点:能够流畅、清楚地将自己所发现的春天的样子描述出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春天在哪里》 ;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脱、袄、寻”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姑、娘、吐”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孩子们“找春天”的急迫心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聆听歌曲并小声跟着哼唱,然后说说歌曲的名称是什么。教师补充交代并质疑: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大自然寻找春天。
2.(板书课题:找春天)指导学生齐读课题,并由题质疑,教师简单梳理归纳,课件出示(谁去找春天?在哪里找春天?找到春天没有?怎么找到的?)。 二、自主探究,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聆听并试着根据听读课文情况,交流对大屏幕上问题的感知: 生:我知道是几个孩子去田野里寻找春天。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说从课文哪个地方知道的,根据交流情况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文段,注意指导他们读准生字“税、袄、冲、寻”的读音,注意“冲”是后鼻音。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生:我知道孩子们找到了春天,我是从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中知道的。
教师继续出示句子“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指导学生试着朗读,注意及时纠正生字“触”的正确朗读。
2.质疑引入:春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又是如何找到她的呢?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又有什么重要的发现。注意标出自然段序号,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主朗读情况,并及时进行个别朗读指导。 4.检查学生自主朗读情况:
(1)课件出示课文中加拼音的生字,小组开火车朗读,教师适时进行朗读纠正指导,注意提醒读准“羞、嫩、筝”三个字的读音,其中“羞”不要读成了“差”,“嫩”的声母是鼻音“n”,“筝”是后鼻音。
(2)抽取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朗读,教师及时指导读准字音,“娘”的声母是鼻音“n”,且是后鼻音,“杏”是后鼻音。学生齐读生字。
(3)交流自然段序号,教师适时指名8位同学逐段朗读课文,并进行部分段落的范读指导,重点指导读好课文第3自然段中的四字词语。
5.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朗读与检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同时提升了朗读课文的水平。 三、精读课文,初悟文情
1.出示春天的画面,质疑:春天来了,孩子们,接下来老师要带你们一起找春天,说一说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学生简单交流自己的心情,教师归纳板书:心情急迫,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能表现孩子们急迫心情的词句。
3.掌生交流自己的读画情况,课件出示第1、2自然段,并适时聚焦两个“春天来了”,引导学生抓住两个“!”体会孩子们对春天到来的激动,指导朗读句子。同时,引导他们抓住几个动作词“脱掉、冲出、奔向”体会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心情和表现(补充板书:脱掉、冲出、奔向)。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注意读出孩子们激动、急切的心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想象体验法,让学生由自身的内心体验人手感知文中孩子们内心的感受,更好地实现了人情与文情的融合。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识读生字小游戏:抽取课文中的生字卡片,小组进行识字比赛,看看哪个小组朗读生字情况最棒,教师及时予以鼓励表扬,同时针对容易读错的生字再次进行朗读强调。
2.出示课文后面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并试着进行趣味识记,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抓住汉字的偏旁以及意思进行形象化识记(如“姑、娘”两个字都表示女性,所以都有“女”部,另外一部分表示它们的读音……)。
3.教师范写指导“冲、寻、姑、娘、吐”5个生字,注意提醒“冲”是两点水旁;“寻”上面的“彐”要写得略扁,注意横画之间等距,下面“寸”的竖钩落在竖中线右侧;“姑、娘”两个字左边的“女”第一笔撇点略短,避免与右半部分触碰;“吐”左边的“口”部要略小。学生根据范写指导进行汉字书空练习。
4.指导学生自主描红、临写5个生字,教师巡视检查书写情况,并及时进行书写反馈。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识写与规范指导横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为准确地掌握了汉字的书写要领,提升了汉字的书写能力。 五、课堂小结
春天藏在哪里呢?孩子们又是如何找到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向田野,寻找美好的春天。
板书设计:
2.找春天
脱掉、冲出、奔向 (心情急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柳、荡、桃、杏”4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激发热爱春天以及观察、发现大自然美好的愿望。 教学过程: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一、复习旧知,引入学习
1. 抽取课文中的生字卡片,指名朗读生字,教师适时进行朗读纠正、指导,学生齐读生字。
2.指名说说,孩子们寻找春天时的心情如何(板书:寻找)?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板书:急切、向往),同时指导学生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注意读出孩子们的心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通过旧知学习回顾的形式,让孩子们自然进行了学习巩固,为本节课继续感悟文情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交流,寻找春天
1.过渡:孩子们,春天可不好找,她正跟几个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2.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春天”比作了“害羞的小姑娘”)?
(1)课件聚焦“害羞”,引导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两个词语进行辅助理解(感到不好意思;难为情),同时说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害羞(被人夸奖时、认错人时……),并用体态语进行演示。
(2)再读句子,看看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态度如何(很认真、仔细)。教师适时聚焦两个“找哇”,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孩子们寻找的“仔细”。
(3)揩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读出春天害羞、可爱的样子以及孩子们寻找的认真。
3.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看看孩子们都发现了哪些东西(板书:发现)。 (1)学生交流读书理解,教师板书:小草、野花、树木、小溪,课件出示这几种事物的图片,并引导他们说说这些事物在孩子们的眼里又变成了什么。课件补充出示填空题“小草是春天的( )、早开的野花是春天的( ),树木吐出的点点嫩芽是春天的( ),解冻的小溪是春天的(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再读这四个自然段,说说自己都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生:我发现这四句话都是疑问的句式。
师:你真是个善于读书的孩子!你知道为什么要用疑问的句式来表达吗?
生:我觉得这是孩子们产生的想象,并不是真的“眉毛、眼睛、音符、琴声”。要是用句号就表示真的了。
师:你理解得真到位!课文中的孩子们发现了春天躲在小草、野花、树木和小溪里,你却发现了课文的有趣之处。相信你也能把这些句子读出感情来,试一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