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正立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D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2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3中的:A . 26.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 第 5 页 共 5 页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62 g. (3)如图2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30 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2.07×103 kg/m3.
(5)实验完成后小军在反思环节中想这样测出的密度值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 五.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公式和文字说明)
27.将一块质量为1.67kg含有砂石的冰块熔化后,发现总体积缩小了0.13×10-3m3. 已知: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g=10N/kg. 求:
(1)砂石的质量是多少?
(2)砂石的重力是多少?
第 6 页 共 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