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选3套试卷〗河南省濮阳市2019年中考第六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15:59: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B.“皖江”牌蔬菜 C.无为板鸭

D.巢湖“三珍”:白虾、螃蟹、银鱼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粳米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所以错误; B、蔬菜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所以正确; C、板鸭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所以错误;

D、白虾、螃蟹、银鱼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所以错误。 故选B。

9.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读液体

体积 D.给液体加热

解析:B 【解析】 【详解】

A、倾倒液体时,标签应该对着手心,防止标签被药品腐蚀,取下的瓶塞应倒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瓶塞被污染进而污染药品;瓶口紧贴试管口,防止药品洒出,图示实验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轻轻扇着闻,不能直接将鼻子凑到瓶口闻,图示实验操作正确;

C、读液体体积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弯月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实验操作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外焰温度更高,应该使用外焰加热,图示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B。

10.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 B.葡萄“变”美酒 C.玉石“变”印章 D.机器人“变”形 解析:B

【解析】 【详解】

A、树根“变”根雕,本身的物质没有变,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葡萄“变”美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玉石“变”印章,本身的物质没有变,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机器人“变”形,本身的物质没有变,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11.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解析:C 【解析】

A、用汽油清洗油污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溶解.故选项错误;

B、用稀硫酸清除铁锈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利用稀硫酸能和铁锈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 D、盐酸除去水垢,是盐酸和水垢反应,故选项错误.答案: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12.向一定质量的 ZnSO4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 M 和滤渣 N.向滤渣 N 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滤液 M 的颜色呈无色 B.滤液 M 中一定存在 Zn2+、Fe2+ C.滤渣 N 中一定含有 Fe 和 Cu D.滤渣 N 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的质量 解析:A 【解析】 【分析】

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向一定质量的 ZnSO4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时,铁不能和硫酸锌反应,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详解】

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因此滤液M不是无色溶液,故A不正确; B、滤液M中一定存在没有反应的Zn2+、反应生成的Fe2+,故B正确;

C、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过量的铁和反应生成的铜,故C正确;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析出铜的质量大于反应的铁的质量,因此滤渣N的质量大于加入

B.用稀硫酸除铁锈 D.用盐酸除去水垢

铁粉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A。 【点睛】

根据活动性顺序表,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顺序:

B.溶液的pH:

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D.气体的密度解析:A

【解析】A、钾、镁、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钾>镁>铜>银,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盐酸显酸性,pH小于7,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错误;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错误;D、相同状况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4、2、32,气体的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二氧化碳、氧气、氢气,错误。故选A。 14.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有关氧气的实验,其中相应实验装置有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B.氧气的制取

C.氧气的收集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解析:B 【解析】 【详解】

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A正确;

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故B错误;

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长进短出,故C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预先在瓶内放水,故D正确。 故选B。

15.下列替换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用木炭代替红磷也能得到同样结论 B.硫粉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底的水可用细沙代替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D.用药匙向试管内添加粉末状固体,可以用纸槽代替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瓶底的水不能用细沙代替,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药匙向试管内添加粉末状固体,可以用纸槽代替,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精选3套试卷〗河南省濮阳市2019年中考第六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f42s1xs0v9uewu2s0h44x67j2pwjr01ecn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