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40πmC.D.55πm 【答案】A
【考点】圆锥的计算,圆柱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底面圆的半径为r,圆锥母线长为l,依题可得: πr=25π, ∴r=5, ∴圆锥的母线l=
=
,
π(m),
2
2
2
2
2
∴圆锥侧面积S = ·2πr·l=πrl=5
圆柱的侧面积S =2πr·h=2×π×5×3=30π(m), ∴需要毛毡的面积=30π+5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求出底面圆的半径,由勾股定理得圆锥母线长,再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或者正方形,根据其公式分别求出它们的侧面积,再求和即可得出答案. 10.一艘在南北航线上的测量船,于A点处测得海岛B在点A的南偏东30°方向,继续向南航行30海里到达C点时,测得海岛B在C点的北偏东15°方向,那么海岛B离此航线的最近距离是(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参考数据:
)( )
π(m),
2
A. 4.64海里 B. 5.49海里 C. 6.12海里 D. 6.21海里 【答案】B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如图所示:作BD⊥AC,取BE=CE,
∵AC=30,∠CAB=30°∠ACB=15°, ∴∠ABC=135°, 又∵BE=CE,
∴∠ACB=∠EBC=15°, ∴∠ABE=120°, 又∵∠CAB=30° ∴BA=BE,AD=DE, 设BD=x, 在Rt△ABD中, ∴AD=DE=
x,AB=BE=CE=2x,
x+2x=30, ≈5.49,
∴AC=AD+DE+EC=2 ∴x=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如图所示:作BD⊥AC,取BE=CE,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BE,AD=DE,设BD=x,Rt△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D=DE= x+2x=30,解之即可得出答案.
11.如图,△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CE=CD,△ACB的顶点A在△ECD的斜边DE上,若AE=
,AD=
,则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
x,AB=BE=CE=2x,由AC=AD+DE+EC=2
A.B.C.D.
【答案】D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连接BD,作CH⊥DE,
∵△ACB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ECD=90°,∠ADC=∠CAB=45°, 即∠ACD+∠DCB=∠ACD+∠ACE=90°, ∴∠DCB=∠ACE, 在△DCB和△ECA中,
,
∴△DCB≌△ECA, ∴DB=EA=
,∠CDB=∠E=45°,
∴∠CDB+∠ADC=∠ADB=90°, 在Rt△ABD中, ∴AB=
在Rt△ABC中, ∴2AC=AB=8, ∴AC=BC=2, 在Rt△ECD中, ∴2CD=DE= ∴CD=CE=
+1,
2
2
2
2
=2 ,
,
∵∠ACO=∠DCA,∠CAO=∠CDA, ∴△CAO∽△CDA,
∴ 又∵
: = = =4-2 ,
= CE = DE·CH,
∴CH= ∴
= ,
×
=
,
= AD·CH= ×
∴ =(4-2 )× =3- . .
即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 故答案为:D.
【分析】解:连接BD,作CH⊥D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ECD=90°,∠ADC=∠CAB=45°,再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DCB=∠ACE;由SAS得△DCB≌△EC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知DB=EA=
,∠CDB=∠E=45°,从而得∠ADB=90°,在Rt△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2
,同理可得
AC=BC=2,CD=CE= +1;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CAO∽△CD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面积比等于相
似比的平方从而得出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 12.将全体正奇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 … … … … …
根据以上排列规律,数阵中第25行的第20个数是( ) A.639 B.637 C.635 D.633 【答案】A
【考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
【解析】【解答】解:依题可得:第25行的第一个数为: 1+2+4+6+8+……+2×24=1+2×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规律可得第25行的第一个数为,再由规律得第25行的第第20个数.
=601,
∴第25行的第第20个数为:601+2×19=639.
二、填空题
13.因式分解:
________。
【答案】y(x++2y)(x-2y)
【考点】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解析】【解答】解:原式=y(x++2y)(x-2y), 故答案为:y(x++2y)(x-2y).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解即可得出答案.
14.如图,在中国象棋的残局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果“相”和“兵”的坐标分别是(3,-1)和(-3,1),那么“卒”的坐标为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