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题(红色的为未找到答
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填空题、选择题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决定的。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6、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7、邓小平理论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2004年写入宪法。 二、问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P3-6
答:总的来说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P12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31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第三,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4、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指导意义。P37-40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剧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科学发展观世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知道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填空题
1、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2、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5、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6、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那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二、问答题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42-46(个人觉得应该是P48-P52)
答:基本内容是: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们最大的实际问题就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理论联系实际。这要求我们既要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租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题,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三、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既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也包含这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它是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2、如何理解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必须走自己的路?P53-54(个人觉得是P59-61)
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1)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同样强调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3)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第三章
1、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2、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4、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69
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集中概述是:性质:是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客体是人民大众,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主力军) 6、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7、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异同点P74-75
8、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之间的关系。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P81-85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第四章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一化三改”总路线的主要内容P93
答:“一化”指工业化,“三改”指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工业化。
5、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是科学认识( D ) A.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B.社会主义根本目的 D.社会主义本质
2.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D )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