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7月高等教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0001
一、单项选取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观基本问题是( ) A.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 C.经济和政治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C.法国唯物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D.英国唯物主义
3.国内宋朝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不可知论观点
4.设想没有运动物质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5.空间是( ) A.物质运动规律性 C.物质运动广延性
B.物质运动持续性 D.物质运动顺序性 B.唯心主义观点 D.庸俗进化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6.下列选项中,对的表述人脑与意识关系是( ) A.意识是人脑分泌物 C.意识是人脑自生
B.意识是人脑机能 D.人脑是意识源泉
7.人们对的发挥意识能动作用主线途径是( ) A.参加社会实践 C.依托广大群众
8.唯物辩证法以为,发展实质是( ) A.事物位置变化
B.事物数量增减 B.掌握科学理论 D.结识客观规律
C.事物性质变化
9.唯物辩证法总特性是( ) A.辩证否定观点 C.量度和质变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 ) A.事物发展通过一次辩证否定后体现出来 B.事物由也许性变为现实性过程中体现出来 C.事物通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体现出来 D.事物发展通过两次否定体现出来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B.联系和发展观点 D.对立统一观点
11.10月11—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显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威望,增强了全国人民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振奋了全国人民振兴中华斗志。从因果关系上看,这属于( ) A.一果多因 C.一因多果
12.真象和假象区别体现是( ) A.真象是客观,假象是主观
B.真象从正面直接体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体现本质 C.真象是内在、稳定,假象是外在、多变 D.真象体现本质,假象不体现本质
13.辩证唯物主义结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结识论主线特性,在于它坚持(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观点 C.实践是结识基本观点
B.结识是主体对客体反映观点 D.世界是可以结识观点 B.同果异因 D.同因异果
14.一种完整结识过程需要通过两次奔腾。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次奔腾是( ) A.从感觉到知觉 C.从感性结识到理性结识
B.从判断到推理 D.从理性结识到实践
15.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要承认( ) A.真理具备客观性 C.真理具备永恒性
B.真理具备绝对性 D.真理具备相对性
16.检查结识真理性,就是检查结识与否同( ) A.已被证明理论相符合 C.大多数人意见相符合 17.生产方式涉及( )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C.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B.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D.原有课本知识相符合
18.对社会发展最有利地理环境是( ) A.草木繁茂热带 C.气候适中温带
B.土地肥沃平原
D.自然条件差别性和多样性
19.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是( ) A.生产资料 C.生产力
B.生产方式 D.生产关系
20.下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意识形态是( ) A.自然科学 C.语言学
B.逻辑学 D.宗教观点
21.国家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两种职能。下列各项属于国家政治职能是( ) A.组织领导社会生产活动 C.建设和管理各项公共设施
B.弹压敌对阶级反抗 D.调节各种社会矛盾
22.下列各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系列是( ) A.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B.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当代社会 D.蒙昧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
23.“每一代人在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都是现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是一种(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历史宿命论观点
24.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是( ) A.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 B.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之间矛盾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D.机械决定论观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