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 23:28: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解析版

一、知识点简要

1. 第1课时 运动的相对性

1.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2.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情况一般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如果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相对于对方的位置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则我们说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6.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7.物体沿直线运动时,根据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将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8.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①确定研究对象,即要明确判断物体是否运动;②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③看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无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答案】 一、选择题

2. 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答案】A

3.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 s内通过了25 m距离,那么它在第3 s内通过的距离是( ) A.15 m B.5 m C.10 m D.75 m 【答案】B

4. 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匀速行驶。下面的哪个图像可以近似地反映出汽车在这段时内的速度变化情况?( )

【答案】B

5. 观察图,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向右运动,乙车可能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答案】C

6.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 A.时间不变,速度跟路程成反比 B.路程不变,速度跟时间成正比

第 1 页,共 7 页

C.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7.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答案】C

【解析】A、由图象知,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故A正确;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v1=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则速度为:

=0.2m/s,故B正确;CD、前5s5~=0.5m/s,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而10~20s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 =

=0.15m/s。所以,物体在2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

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C。

点睛:(1)根据图象解答;(2)从图象中找出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3)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分别求出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和10~20s内的速度,然后比较即可。

8.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是运动的 B.月亮躲进云层,是以云层为参照物

C.以车厢为参照物,坐在车厢里的乘客是静止的

D.以车站为参照物,开出车站的列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答案】D

9. 在甲、乙两艘遮蔽门窗的船上,分别观察到水平桌面上小球的运动情况为,甲船:小球向右运动,乙船:小球静止(开始时小球全都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船向左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B.甲船向右做匀速运动,乙船静止

C.甲船向左做加速运动,乙船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船向左做加速运动也可能向右做减速运动 【答案】D

【解析】【设计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由于小球具有惯性,保持原来船运动状态,来确认两船的状态变化。

10.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苹果树上结出了苹果 B.苹果落地发出的声音传入人耳 C.阳光照射在苹果上 D.苹果成熟后掉落到地上

第 2 页,共 7 页

【答案】D

【解析】【分析】判断是否是机械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A、苹果树上结出了苹果,是一种生物的生长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B、苹果落地发出的声音传入人耳,是声现象,不是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C、阳光照射在苹果上,是光现象,不是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D、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苹果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是机械运动.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物体机械运动时,相对于参照物来讲,可能是距离的变化,可能是方位的变化,也可能是距离和方位同时变化,这些情况都属于机械运动.

11.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t=5秒时两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答案】D

【解析】【考点】机械运动的分类,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在s-t图像中,两个图像的交点,说明二者到起点的距离相同,运动的时间相同;

(2)在s-t图像中,如果图像是一条斜线,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如果为曲线,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解答】A.据图像可知,甲乙同时同地开始运动,图像交点处二者路程相同,但是由于不知道二者出发的方向,因此不能说明t=5秒时一定相遇,故A错误; B.两个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距离都是3m,故B错误;

C.通过s-t图像,只能知道甲的速度是变化的,乙的速度是不变的,因此甲做变速运动,乙做匀速运动,但无法判断它们的运动轨迹,故C错误; D.综上所述,故D正确。 故选D

12.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 B.小明爸爸 C.地面 D.自家小车 【答案】A

13.夜晚,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这句话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月亮 B.云 C.地面 D.观看的人 【答案】B

14.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3 页,共 7 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fnay08odc8njyy26yqz6tzp834d3b018t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