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下列哪项属于一级预防?B (单选题) A 、 乳腺自检 B 、 戒烟限酒 C 、 定期体检 D 、 功能康复
2 . 下列预防措施中哪项不是一级预防? (单选题) C
A 、 预防接种 B 、 合理营养 C 、 定期复查 D 、 保护环境
3 . 整群抽样的特点有:ABC (多选题) A 、 易于组织,实施方便,可节省人力物力 B 、 如群间差异越小,抽取的群越多,则精密度越好 C 、 抽样误差较大,故样本量比其他方法要增加1/2
D 、 抽样误差小于单纯随机抽样 4 . 现场试验的三项原则是:A (单选题) A 、 随机、对照、盲法 B 、 单盲、双盲、三盲
C 、 真实性、研究对象、研究因素 D 、 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因素 5 . 某市在社区进行糖尿病调查时,首先将全市的社区按经济条件分为好、中、差三类,然后在每一类中随机抽取10%的人作调查,此种抽样方法属于:D (单选题) A 、 单纯随机抽样 B 、 系统抽样 C 、 整群抽样 D 、 分层抽样
6 . 传染病爆发流行时,下列哪几点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核心内容?AC (多选题) A 、 三间分布调查 B 、 个案调查
C 、 疾病过程的描述 D 、 病原体检测
7. 对大多数疾病可实行二级预防,这是指: (单选题) B
A 、 针对致病因素的措施 B 、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措施
C 、 针对传染来源的措施 D 、 促进康复的措施 8.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C (单选题) A 、 传播途径的特点,对人群采取的防治措施 B 、 传染源数量的多少及其活动范围
C 、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D 、 传染源的数量,人群中易感者的比例
9 . 影响流行病学实验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下列哪几点是正确的? BCD (多选题) A 、 干预因素实施前发生率越高,所需样本越大
B 、 干预因素实施后发生率越低,所需样本越小
C 、 干预因素实施前发生率越高,所需样本越小 D 、 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小
10 . 对于病因不明的疾病,现况研究的主要任务:C (单选题) A 、 确定病因 B 、 验证病因 C 、 寻找病因线索 D 、 进行病因推断
11 . 流行病学关于因果关系的研究都始于:A (单选题)
A 、 描述性研究 B 、 病例对照研究 C 、 队列研究 D 、 实验性研究
12 . 实验流行病学中的盲法是指:A (单选题) A 、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 B 、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实验设计 C 、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研究结果 D 、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研究目的
13 .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 B (单选题)
A 、 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无害的人群 B 、 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 C 、 选择依从性较好的人群 D 、 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 14 . 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B (单选题) A 、 潜伏期 B 、传染期
C 、 临床症状期
D 、 病人痊愈或恢复所需时间 15 . 抽样调查中,与样本含量最相关的因素有:AC (多选题)
A 、 研究疾病预期现患率达高低 B 、 当地的人口数 C 、 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程度 D 、 调查表的质量
16. 影响筛检试验可靠性的因素有: (多选题) ACD
A 、 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 B 、 检验人员做试验时所处的生物学周期
C 、 测量仪器的稳定性 D 、 受试对象受检时所处的生物学周期
17 . 对于急性传染病接触者,采取检疫措施的时间是:B (单选题) A 、 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B 、 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C 、 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D 、 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18 .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选择对象时以下哪几点是正确的? ABD (多选题) A 、 人口流动性小,人口相对稳定 B 、 当地有较高而稳定的发病率 C 、 当地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D 、 评价疫苗效果应选择近期未发生流行的地区
19 . 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 (单选题) A
A 、 产前检查 B 、 预防性卫生监督 C 、 婚前检查
D 、 经常性卫生监督
20 . 某高速公路的统计资料表明,蓝色车的车祸发生事件比其他颜色车的车祸发生事件多。由此推论:蓝色车发生车祸的危险性高于其他颜色车: B (单选题) A 、 对的 B 、 不对,因为比较的不是基础率 C 、 不对,因为以现患率代替了发生率
D 、 不对,因为没有做显著性检验 21 . 随机选择了5所幼儿园进行某疫苗预防效果观察,随访3年结果表明85%的免疫接种者未发生该病,由此认为:D (单选题)
A 、 该疫苗有效,因可保护85%的儿童 B 、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 C 、 不能下结论,因为3年观察时间不够 D 、 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 22 . 下列措施中属于三级预防的是: (单选题) A
A 、 心理康复 B 、 戒烟限酒 C 、 早期治疗 D 、 体育锻炼
23 . 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B (单选题)
A 、 不同地区发病率水平不一样 B 、 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 C 、 不同地区医疗诊治水平不一样 D 、 不同地区死亡谱不一样 24 . 病因判定标准中哪些是必须的? (单选题) D
A 、 前因后果和终止效应 B 、 前因后果和关联的合理性 C 、 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可重复性
D 、 前因后果和广义关联强度 25 . 判断筛查试验的真实性指标有灵敏度和特异度,其中灵敏度即为:A (单
选题)
A 、 真阳性率 B 、 假阳性率 C 、 真阴性率 D 、 假阴性率
26. 在糖尿病筛检方案中,方案1将餐后血糖水平定为160mg/100ml,而方案2将餐后血糖水平定为140mg/100ml,这就意味着 (单选题) D
A 、 方案1的灵敏度比方案2高 B 、 方案1的特异度比方案2高 C 、 方案1的假阳性率比方案2高
D 、 方案1的假阴性率比方案2高
27 . 与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相比,实验流行病学具有以下特点:ABD (多选题)
A 、 必须有干预措施
B 、 是实验方法而非观察性方法 C 、 实验的性质是回顾性的 D 、 须随机化分组
28. 采用两项筛检试验并联使用,可以使筛检试验的哪一特征增加?A (单选题)
A 、 灵敏度增加 B 、 特异度增加 C 、 阳性预测值增加 D 、 阴性预测值增加
29. 欲了解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部分的大小时,常用的指标是:D (单选题)
A 、 相对危险度 B 、 归因危险度
C 、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 、 人群归因危险度
30. 为了提高某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测值,可采取:D (单选题) A 、 对筛检阳性者进行更仔细的诊断
B 、 与其他试验方法联合使用 C 、 增加筛检的次数 D 、 选择高危人群
31 . 传染期的意义是 A (单选题) A 、 确定病人的隔离期限 B 、 推断受感染的时间 C 、 确定消毒时间的长短 D 、 作为应急接种的参考 32 . 采用两项筛检试验串联使用,可以使筛检试验的哪一特征增加?B (单选题) A 、 灵敏度增加 B 、 特异度增加 C 、 阳性预测值增加 D 、 阴性预测值增加
33 . 判断筛查试验的真实性指标有灵敏度和特异度,其中特异度即为:C (单选题)
A 、 真阳性率 B 、 假阳性率 C 、 真阴性率 D 、 假阴性率
34 . 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D (单选题) A 、 该病发病率减少 B 、 该病发病率增加 C 、 该病患病率减少 D 、 该病患病率增加
35 . 现有新型流感疫苗,为了评价其免疫效果,你准备选择的观察人群是:C (单选题)
A 、 抗体水平高的人群 B 、 依从性好的人群 C 、 预测发病率高的人群 D 、 预测发病率低的人群 36 . 疫源地的消灭必须满足:D (单选题)
A 、 传染源被移走或消除了排菌状态
B 、 经该病最长潜伏期观察,未出现新病例或感染 C 、 外环境中的病原体被彻底清除 D 、 A+B+C
37 . 在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如果媒介生物密度过高或媒介生物性疾病流行,应主要采取(A)方法防治媒介生物。 (单选题) A 、 化学防治 B 、 环境治理
C 、 物理防治 D 、 生物防治
38 .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CD ) (多选题)
A 、 致乏库蚊喜孳生在地面的洼地、阴沟等污染的积水中。 B 、 德国小蠊产置卵鞘的方式是卵鞘产出后即脱离母虫身体。
C 、 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是我国城镇的主要鼠种 D 、 家蝇的取食习性是边吃、边吐、边拉
39 . 媒介生物应急控制的原则是(ABC) (多选题) A 、 了解当地的灾情、疫情、虫情、鼠情。 B 、 搞好个人防护是预防媒介生物性疾病的关键。 C 、 以化学防治为主,环境治理四控制媒介生物的基础。 D 、 可以使用氟乙酰胺、甘氟等急性药物。
40 . 发生水灾和震灾时的蚊虫防治措施有(ABCD ) (多选题)
A 、 保护人群,减少与蚊虫接触 B 、 杀灭成蚊 C 、 杀灭幼虫
D 、 清除小型积水 41 . 关于媒介生物性疾病,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C (单选题)
A 、 媒介生物性疾病不全是传染病。
B 、 媒介生物性疾病是由媒介生物传播的疾病。 C 、 媒介生物性疾病的传播类型包括机械性传播、生物性传播、间接传播。 D 、 同一种媒介生物性疾病可有一种或多种传播方式。
42 . 水灾期间的鼠类种群具有(BCD)特点 (多选题)
A 、 总体数量没有变化 B 、 分布向高处集中 C 、 耐湿鼠种比例上升 D 、 病原携带率上升 43 . 登革热的重要传播媒介是(BC) (多选题)
A 、 中华按蚊 B 、 埃及伊蚊 C 、 白蚊伊蚊 D 、 三带喙库蚊
44 . 抗凝血灭鼠剂中毒后应使用以下哪一种药物进行救治?A (单选题) A 、 维生素K1 B 、 维生素K2 C 、 维生素K3 D 、 维生素B
46. 在《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中,鼠密度监测要求采取(A)方法。 (单选题) A 、 鼠夹法 B 、 鼠笼法 C 、 粉迹法
D 、 以上均采用
47 . 在《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中,采用诱蚊灯法进行成蚊密度监测应选择(ABC)等地点。 (多选题) A 、 居民区 B 、 公园 C 、 医院 D 、农贸市场
48 . 我国蚊媒病主要包括(ABCD) (多选题)
A 、 疟疾 B 、 丝虫病 C 、 登革热
D 、 流行性乙型脑炎
49 . 下列哪一种媒介生物的生活史属于不完全变态?C (单选题) A 、 蚊 B 、 蝇 C 、 蟑螂 D 、 蚤
50. 蟑螂喜欢选择(ABCD)的场所栖息。(多选题)
A 、 温暖 B 、 潮湿 C 、 食物丰富 D 、 多缝隙
51 . 室内采取滞留喷洒的方法消灭成蚊、成
蝇,不宜使用(C)药品。 (单选题) A 、 高效氯氰菊酯 B 、 奋斗呐 C 、 凯素灵 D 、 敌敌畏
52. 传染病爆发流行时,下列哪几点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核心内容?ABD (多选题)
A 、 三间分布调查 B 、 个案调查
C 、 疾病过程的描述 D 、 病原体检测
53. 抽样调查中,与样本含量最相关的因素有: (多选题) ABC
A 、 研究疾病预期现患率的高低 B 、 当地的人口数 C 、 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程度 D 、 调查表的质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