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4 《灯笼》同步练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3 21:46: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 灯 笼 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锵然( ) 焚身( ) 溺炕( ) ...掌故( ) 慈母( ) 点缀( ) ...辉煌( ) 装饰( ) 春宵( ) ...

??? (幽悄)? (挣扎)悄? 挣? ? (静悄悄)??? (挣钱)

2.【辨清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wò( )旋 争sòng( ) 领yù( ) 静mù( ) 乡shēn( ) chàng( )惘

??( )色( )?tuì?思mù? ? ?tuì?( )毛( )??坟mù

3.【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斡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幽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争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思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怅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垂珠联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吹角连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情世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指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

(11)________: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12)________:指元宵节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夜观灯。 (13)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许多关于战争的________。

(14)关于了不起的滑铁卢大战他知道许多________,讲出来十分动听,连猎虎的故事也只能靠后了。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中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的重要意义,请从以下两方面简单总结一下。

(1)文化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感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行文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文章优美雅致。 B.本文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意趣优雅,语言活泼。

C.作者在文章最后,通过列举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D.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容优雅地记录着岁月的

沧桑,表达了自己对灯笼的喜爱。

6.第一段作者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亮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7. 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8.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9.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

课时作业 [4 灯 笼]

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 (1)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 )旋着的情事,只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 .(2)西汉名将霍去病前后六次出击匈奴,曾被封为骠( )姚校尉。 .(3)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 ),意味应是深长的。 .(4)夜深星阑( )的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领域 洪亮 危险 张灯结彩

B.虚惊 华贵 观赏 富贵荣华 C.锵然 燎原 褪色 人情事故 D.神龛 怅惘 仿佛 斗方大字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

(2)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 (3)为人处世的道理。( )

(4)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 4.2017·滨州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

D.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

6.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瓯越大地到处张灯结彩,竹报平安,迎春接福。让我们走进春节,看一看家乡“过年”的习俗吧!

(1)[过新春] 正月初一早餐,温州人喜欢吃年糕,寓含“年年高”之意,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含“______________”之意。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取“______________”之意。

(2)[写春联] 对联的基本要求: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要一样多。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近,即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作对联。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下面是一副狗年的春联,请从“嚣、响、喧”中选择一个字填入这副春联的横线处,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子夜犬吠爆竹乐 下联:门庭燕舞笑声______

(3)[话春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温州人过年的习俗也悄悄发生了变化,有人选择发短信表达新年的祝福,也有人选择外出旅游欢度春节……但是,放“开门炮”辞旧迎新,带上礼品走亲访友,舞龙灯、闹元宵等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不变。你知道温州人为什么要保留这些传统习俗吗?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乡村里的年味 鲁先圣

每当岁月的脚步迈进了寒冬腊月,过年的氛围就渐渐浓厚起来了。过年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结,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尤其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伴随着时令的脚步,那种淡淡的思乡的忧愁,就悄悄地荡漾在眼前了。

同样是过年,城市和乡村是截然不同的。我在乡村出生,在那里长到19岁。然后到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在城市的时间早已经超过乡村了。但是,每当年临近了,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朋友,自己要回故乡过年。然后就开始留心要带回家的东西,给老人的点心、给大哥的烟酒、给孩子们的新衣服和书籍、给儿时同伴的纪念品等等,统统买回家,放在一起,总会担心到时候走得匆忙忘记了哪一件。

在城市生活20多年,我只在城市过了两次年。第一次是爱人怀了孩子不方便坐长途车,第二次是次年因为孩子太小,后来就再也没有在城市里过年。但就是因为过了这两次,我就再也不愿意过城市里的年了。就像平日一样起床看电视,朋友们互相打个电话问候,吃一顿平时常吃的水饺,同平时的生活哪里有什么两样呢?

可是,在乡村里,那是怎样的情景啊!进了腊月,附近几个集镇上的大集就热闹起来了。几个集镇的时间会错开,大集几乎天天有。每个集镇上都会有说书的唱戏的,鞭炮市里鞭炮声响个不停,牛羊市里公羊捉对抵架。女人们都会聚集在服装市里选过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们都在牛羊市和鞭炮市里凑热闹。孩子会买下一挂一挂的鞭炮回家。下午集散的时候,从集镇到一个个村子的小路上,无数的鞭炮声就炸响在半空里,传扬到一个个村庄,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4 《灯笼》同步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9a29r9eu17c19373fh7l7tx29ybm00g5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