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高三高三一模诗歌鉴赏汇编(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19:29: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高三语文一模诗歌鉴赏汇编

崇明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秋夜客舍

(唐)杜甫

露下天高秋气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注释】 ①凤城:指长安。

12.下列对本诗对仗情况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全不对仗

B.两联对仗

C.三联对仗

D.四联对仗

13.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清新自然

B.雄奇豪放

C.清丽含蓄

D.悲壮慷慨

14.结合全诗内容,赏析“北书不至雁无情”的表达效果。(5分)

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12.B 13.C

14.诗歌前两联描绘了诗人旅居他乡所见的秋夜之下的凄清景致,加之羁留日久、遭逢病痛,因此产生对家书不至的埋怨。但作者不直说家书不至原因,却言“雁无情”,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让读者思考背后的原因所在,与下文倚仗眺望家国长安的忧思呼应。 评分说明:表达方式2分,结合内容分析3分。 宝山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唐多令 刘过①

安远楼②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今》。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會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释】①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一生屡试不第,怀才不遇。力主抗金,恢复中原。②安远楼:在今武昌黄鹤山上,又称南楼。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12.下列对小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地点。 B交代了参加聚会的对象。 C.交代了写作的社会环境。 D.交代了写作该词的原因。 13.下列对词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重过”点名故地重游,今昔对比,更添凄然之情。 B.以“能几日,又中秋”反衬出故人难以团聚的忧伤 C.“浑是新愁”包含着忧国伤时之感与自伤身世之慨。 D.重过、故人、旧江山、少年等前后呼应,章法谨严。

14.扣住“满”“寒”二字,赏析“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两句。(4分)

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12.(C)。(2分) 13.(B)。(2分)

14.(4分)以满地芦叶、一带江水写出眼前萧瑟的景象,这里的“满字写满眼都是枯黄的苣叶,突出景色荒凉;“寒″字将视觉转化为触觉,突出了景色凄冾;烘托了词人内心凄凉感伤的心境;为全词蒙上了一层黯淡的底色(寞定了感情基调)。(4分。答到一点给1分) 闵行区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送孙十尉温县

钱起

飞花落絮满河桥,千里伤心送客遥。 不惜芸香染黄绶,惟怜鸿羽下青霄。 云衢有志终骧首,吏道无媒且折腰。 急管繁弦催一醉,颓阳不驻引征镳。

【注】①芸香:指书香。②黄绶:黄色的印带,用来代指小官,这里指孙十将赴任的温县县尉。③骧首:抬头,指意气风发。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飞花落絮”点明了送别的时令。

B.“千里”写出孙十赴任路途遥远。 C.“急管繁弦”写音乐演奏的杂乱。 D.“征镳”指纵马踏上赴任的路程。

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分)

A.流丽含蓄 B.豪迈雄奇 C.清新明快 D.深沉婉转 14、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4分)

答案: (三)(8分)

12、(2分)C(反映的是主观情绪的急迫) 13、(2分)D(2分) A(1分)

14、(4分)首句描摹暮春之景来渲染离别的情绪,(1分)第二句以“伤心”二字直抒胸臆,写送别的难舍;(1分)三四句以借代手法感叹孙十的怀才不遇(控有才华却志向不得伸展)(带有为其不平之意);(1分)五六句直接表达勉励和劝慰之情;(1分)最后两句写乐声的急迫和夕阳落下,表现不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的矛盾心情;(1分)全诗情景交融,表达了深沉的离别之情。(1分)【任答一点得1分】 浦东新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秋光 陆游

小圃秋光泼眼来,老人隐几兴悠哉! 翩翩蝴蝶成双过,两两蜀葵相背开。 雨足疏篱引荒蔓,人稀幽径长新苔。 贫家灶冷炊烟晚,待得邻翁卖药回。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泼”突出了秋色之浓,“隐几”则流露出悠然之态。 B.额联“”“两两”巧用叠词,凸显出自然风光的和美。 C.颈联“引”“长”二字,以动写静,静中显动,富有情趣。 D.全诗意象丰富,描绘细致,境界开阔,有浓郁的田园气息。 13.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分)

A.浓艳明丽B.清新自然C.古朴典雅D.冲淡平易

搜索更多关于: 2019高三高三一模诗歌鉴赏汇编(教案) 的文档
2019高三高三一模诗歌鉴赏汇编(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9wb61jwp3fre38hic91cf865breu010o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