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姚平小学 蒙燕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感悟,体会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哪里美丽的景色。 4. 增强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感悟、体会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听读相结合,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同学们喜欢去旅游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旅游。大家猜猜是什么地方? 2、(出示课题)想去的同学请大声地把它读出来。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日月潭在哪里?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3)课文描写了日月潭那些时候的景色?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四字词语,要求我们会读还会记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谁会读? (出示四字词语,学生读词语。) 三、品读课文,入境悟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生字词会读了,你会运用它吗?下面我们来看选词填空,谁会填? (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填空。)
(2)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等词语。 (3)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相机解释个别词语。
(3)名字是怎么来的?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好,那谁来回答旅客的问题: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4)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哦,原来是这样的。大家请看,因为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化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原来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来命名的。
(5)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比较。(老师这里有两句话,自己先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说说喜欢的原因。 (6)小结比喻句的作用。
(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下面我们再走近日月潭,看看它的景色怎么样?谁愿意读一读这一段话。其他同学想一想:课文
描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色景色? (学生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提问:谁来说说课文描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色的景色?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3)课文描写了清晨和中午的日月潭美景,中午又分为晴天、雨天。好,大家请看图片,你喜欢哪个时候的日月潭?
(4)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日月潭的美丽。
(5)出示日月潭清晨的图片和句子学生朗读,个别学生向大家介绍清晨的日月潭。
(6)理解“隐隐约约”. 看课件,像这样看起来不太清楚,不很明显就叫“隐隐约约”。 (7)指导朗读。
过渡:中午的日月潭有时太阳高照,有时细雨绵绵,你喜欢哪一种情景呢?——用刚才的方法选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度:下雨时的日月潭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8)、出示日月潭中午雨天的图片和句子学生朗读,个别学生向大家介绍中午雨天的日月潭。 (9)、理解“朦胧(从文中找反义词:清晰;课件对比理解)、轻纱、仙境”. (10)、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样的朦胧,富有诗意。男女生分读晴天、雨天的日月潭感受不同的美。 (11)、小结:日月潭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要换上不同的衣服。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以各种形式指导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12)、指导背诵。
(13)小结: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样的朦胧,富有诗意。 4、学习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和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抒发热爱祖国台湾宝岛的真挚感情。
[设计意图: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景色,感悟语言描写的重要,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对文本的解读可以有多种形式,从品析语言到看实景图,然后入情朗读,是一个情感不断内化和认识不断提升的过程。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是融情于文的最高境界。] 五、总结朗读。
小朋友,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大陆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让我们再次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日月潭美丽风景的画面。
六、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回去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当小导游把日月潭的美景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
板书设计:
清晨 隐隐约约
9、日月潭 晴天 清晰 风光秀丽
雨天 朦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