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祝福》导学案 老师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2 0:09: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祝 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白如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2、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

3、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把握环境描写的巨大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3、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4、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三、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本文所用的叙述方法并理解其作用。(重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知识链接 1、写作背景: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现实。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正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因此他在作品《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就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作了《祝福》这篇小说,目的也就在于深刻揭露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 2、文学常识

《祝福》选自《 》,作者是 ,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 》和《 》,散文集是《 》,散文诗集是《 》,还有杂文集17本。

小说的三要素: 、 、 。

小说是 中心,通过 和 的描写,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小说的情节结构一般分序幕, , , , ,尾声。

1

3、叙述的顺序有a b c 三、语言积累:

通读全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钝( )响 寒暄( ) 瓦楞( ) 朱拓( ) 间( )或 悚( )然 踌( )蹰( ) 不更( )事 谬( )种 俨( )然 雪褥( ) 尘芥( )堆 形骸( ) 贺家墺( ) 荸荠( )( ) 呜咽( ) 桌帏( ) 讪讪( ) 咀嚼( )( ) 渣滓( ) 瞥( ) 拗( )不过 蹙( )缩 门槛( ) 窈( )陷 惴惴( ) 歆( )享 牲醴( ) 蹒( )跚( ) 四、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1、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一般小说的故事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组成,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速读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速读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情节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内容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祥林嫂寂然中死去 祥林嫂初到鲁镇 祥林嫂被卖改嫁 祥林嫂再到鲁镇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起讫段落 1――2 3――33 34――53 54――65 66――110 111 时间 迎春之时,一命归天 春日之时,丈夫死亡 孟春之时,被卖改嫁 暮春之时,痛失爱子 2、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法?在结构上采取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倒叙

(1)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2)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3)这样的一个悲惨结局非但没有人同情,竟然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甚至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3、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叙述顺序的转变的?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我”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第33段“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线索: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以深刻的笔触展现了旧中国一个劳动妇女祥林嫂生存的社会环境及其悲剧的一生。

我在文中起一个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以我的眼光,来描述祥林嫂的遭遇,所有的一切围绕我的所见所闻展开, 我是一个有着新思想的人,对祥林嫂有着深切的同情,然而我的懦弱,却最终让我对祥林嫂予以漠视,封建迷信思想的顽固,最终使我放弃了固执己见,只得压抑自己的思想。一个有新思想的知识者尚且表现得如此冷漠和无动于衷,下层民众的态度可想而知,这更反衬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会的无情。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真诚的自我解剖。

4、对祥林嫂的不幸,她周围的人持什么态度? ①祥林嫂再嫁

婆婆: P19 “阿呀,我的太太”――“祥林嫂况肯依?”

小叔子: P19 “这有什么依不依的。”――后来怎么样呢?四婶还问

四叔四婶: P20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P21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P24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 ②儿子被狼吃了 P20“我真傻,真的”—P22鲁镇永远是过新年

2

鲁镇的男人们: 鲁镇的女人们:

③祥林嫂头上的疤 p23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

④对待祥林嫂的死 P16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P17然而先前所见所

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些了联成一片了

鲁四老爷: 家里的短工: “我”:

“活得有趣的”众人: 五、 布置作业:

练习册 第一个栏目“心有千千结”。

3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重点)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难点) 【学习过程】 一、背景储备:

1、三从四德: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gōng即“女红”、“女功”。指通常由

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

2、三纲五常: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3、新时代“新三从四德”:三从:跟从,服从,盲从(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错了要盲从)

四得:等得,记得,舍得,忍得(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

太太打骂要忍得)

4、 1、肖像描写 2、 正面描写 3、 人物描写 4、 5、

侧面描写

描写(对象) 场面描写

1、 环境描写

2、

细节描写

白描: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些描写,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

二、分析人物形象:

1、祥林嫂:

(1)神态语言描写:祥林嫂的“笑” 第一笑:P18第一段 第二笑 P22倒数一至十段

祥林嫂第一次“笑”出现在初到鲁家帮工不久,尽管按劳动量之大,但是远离了在婆家遭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折磨,最为基本的微乎其微的生存条件得到满足之后,自然感到非常幸福,“喜形于色”;同时也为下文叙写她外貌的巨大变化提供了一个较为鲜明的参照。

祥林嫂的第二次“笑”是在柳妈的盘问下出现的,它钩起了祥林嫂对贺家墺短暂幸福生活的回想:“男人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没有婆婆的“严厉”管制;娘儿俩都“胖了”。这次的“笑”,表现了祥林嫂对安定、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两次“笑”,记录了祥林嫂凄苦命运中少见的幸福和满足,也衬托出她命运的不胜凄惨,使得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更为血肉丰满,真实而感人。

4

搜索更多关于: 《祝福》导学案 老师卷 的文档
《祝福》导学案 老师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ube8hip73uh255bmo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