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广东省潮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6:15: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广东省潮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3CO?2Fe2O3?2Fe?3CO2 B.Ca(OH)2?H2SO4=CaSO4?2H2O C.Fe2O3?2HCl?FeCl2?2H2O D.2H2O?2H2?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相关知识 【详解】

A选项,3CO+Fe2O3

高温2Fe+3CO2

B选项,Ca(OH)2+H2SO4=CaSO4+2H2O,故选B C选项,Fe2O3+6HCl=2FeCl3+3H2O D选项,2H2O电解2H2↑+O2↑ 【点睛】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反应原理2.反应条件3.沉淀符号,气体符号4.配平 2.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A.A 【答案】C 【解析】 【分析】

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CO2(CO) Fe(Cu) NaCl(Na2CO3) CaO(CaCO3) B.B

C.C

除杂方法 点燃 加硫酸铜溶液 加适量稀盐酸 加水 D.D

【详解】

A、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时,一氧化碳不能点燃,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中除去一氧化碳,选项A错误;

B、铁会与硫酸铜反应,把需要的铁除去了,选项B错误;

C、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选项C正确;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碳酸钙不能,将需要的物质除去了,可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将碳酸钙除去,选项D错误。故选C。

3.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 5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详解】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

B、甲物质是氨气,化学式为NH3,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3??14:3,故B不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故C不正确;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故D正确。故选D。

4.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催化剂Δ4NO+6H2O。

催化剂Δ4NO+6H2O,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的反应,

催化剂Δ4NO+6H2O,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是为4:5,

A.图a表示水的电解过程中生成H2和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

B.图b表示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 C.图c表示向少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产生O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 D.图d表示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过程中固体中氧元素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故选项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B、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小于生成铜的质量,固体质量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剩余固体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元素的质量分不可能为0,故选项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故选:B。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表对应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 选宏观事实 项 A. “二手烟”也会危害身体健康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无色氧气加压后变成淡蓝色液B. 氧 金属铝和金属镁的化学性质不C. 同 不同种金属的原子的结构不同 氧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微观解释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D. 更剧烈 A.A 【答案】B 【解析】 【详解】

B.B

碳原子在等体积空间内接触碰撞的氧分子数目不同 C.C

D.D

A、“二手烟”也会危害身体健康,是因为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B、无色氧气加压后变成淡蓝色液氧,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C、金属铝和金属镁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不同种金属的原子的结构不同,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碳原子在等体积空间内接触碰撞的氧分子数目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6.氢元素的符号是 A.He 【答案】B 【解析】 【详解】

氢元素的符号是H。故选B。

7.如图为固体物质X、Y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H

C.H2

D.2H

A.40°C时,物质X的溶解度为50

B.当Y中混有少量X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Y

C.30°C时,向50g20%的X溶液中加入50g水可获得10%的X溶液 D.20°C时,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0%物质Y的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量,属于质量,有单位,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X物质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幅度大,Y物质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基本不变,因此,当Y中混有少量X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Y,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原则可知,假设加水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z,则

50g×20%=(50g+50g)z,z=10%,因此,向50g20%的X溶液中加入50g水可获得10%的X溶液,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20°C时,Y物质的溶解度小于40g,根据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40g溶解度C时,Y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可得,20°×100%=28.6%,因

40g+100g溶解度+100gC时,最大能配制28.6%的物质Y的溶液,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此,20°

8.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1个铷原子中有37个质子 B.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六周期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铷的氧化物化学式为Rb2O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铷元素的汉字名称可知,它属于金属元素,由其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为37,即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故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故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故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故正确;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b2O,故正确。 故选:B。 【点睛】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

广东省潮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gvhn1zx6f3z01x0bvw21wxgu8k8be00nf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