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材简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 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 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 流露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古诗,读出诗歌韵味,理解诗歌的意思。 2.了解这道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感受诗人内心的喜悦,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3. 在品词析句中感受格式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走入诗人的
内心世界,感受诗人闻讯的喜悦。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品词析句, 从而感受诗歌的艺 术魅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背景音乐 等,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师展示课件并提问: 你从老师展示的课件第一页上获得哪些信息? 2.师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3. 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及时展示杜甫图片及简介,学生走进杜甫。
二.回忆杜甫
1. 回忆以前学过的杜甫的古诗 2. 师及时展示杜甫的古诗,学生
3. 导入新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学习古诗的方法(师生讨论,师及时板书)
1. 知背景,读通顺。 2. 明诗意。 3. 悟诗情。 4. 感魅力。
四、知背景
1、出示课件图片。了解杜甫的生平。 (激情创境):让我们一起来 看
看诗人晚年的遭遇吧! 公元 755 年,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 家岌岌可危, 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 开始了他长达八年 的逃难生活。在这八年里他度日如年、思乡难归。他亲眼看到了叛军 的烧杀抢掠,看到了路有饿死骨的种种惨像, 忽然,传来了喜讯, “忽传收蓟北”,如春雷炸响。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诗人郁久的 情感闸门,喷薄而出人生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板 书:安史之乱)
2. 解题。
二、初读,读通顺
1、展示诗中重点生字的读音。
2、学生展示范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师及时纠正读音。 3、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
三、再读,明诗意
1、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诗读通了,那怎样才能把它读懂呢?你们有没
有好的办法?(熟读法、结合注释法、查资料、结合上下文、边读边 悟、结合插图等方法。 )
2、结合注释师生交流每句古诗的意思。 (用指名回答、集体交流等方 式方
法,师及时指导指正。 )
3. 师生再次共同回忆古诗的内容和诗意。
四、细读,悟诗情
1. 探究:文中哪个词语告诉我们诗人的心情?(用原文回答) 2. 探究:哪些词句又可以看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
初闻涕泪满衣裳 妻子愁何在 , 漫卷诗书 白日放歌、纵酒
即从巴峡穿巫峡 , 便下襄阳向洛阳
3. 探究:诗人听到收蓟北消息的时候为何“涕泪满衣裳” ,他到底是
悲还是喜呢?——悲喜交加(师感情诵读诗人的感情)
4. 探究: 此时此刻和他患难与共、历经风雨的妻子儿女怎么样?
5. 探究:杜甫可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可是今天为何却“漫卷诗书” 呢? 6. 探究: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诗人喜欲狂?为什么会有如此表 现呢? 7. 探究:作者回到了故乡了么?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作者怎
么的心情?(即、从、穿、下、向等词写出了诗人迫不及待回乡的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