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藉 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 爹 为什么要烧掉呢 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慈”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2分) 2.我能写下面词的反义词。(2分) 慈祥( ) 含糊( ) 3.请用“ ”在文中找出一组前后照应的句子。(2分) 4.给文中缺标点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5.读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7分)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
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注]王勃:唐朝著名诗人,《滕王阁序》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1、按先后顺序把文中的两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义。(2分)
①疾言厉色: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少年气盛:__________ 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爽朗( ) 浮现( ) 会意( ) 慈爱( )
4、理解题目“后生可畏”在文章里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打√。(3分) (1)“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在文中指: ①“我”这一类的年轻人( ) ②所有晚辈( ) ③美国的智力超常儿童( ) ④王勃( )
(2)“畏”是敬畏,不可低估、轻视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①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 ②“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
③“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 ) (3)这篇文章说明:
①大人们的家长制作风是要不得的。 ②大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③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5、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___ ___,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 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 _ ______。(3分)
6.这篇文章最打动你或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3分) 第三部分:习作(35分)
李芳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 要求:1.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文题,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2.要写成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3.书写端正,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 一、 碱、噎、鼎、咳嗽、鞭 二、 B 三、 B 四、 C 五、 B 六、 A
七、 家人应该是这样读的: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小儿子应该是这样读的: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八、 你再这么说,我就生气了!
枯木又逢春,生气不断。 / 青年是最有生气的。 九、 C
十、 1.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十一、 1.√ 2.× 3.√ 4. √
十二、 幸福,就是每天迎着初生的太阳,走在上学的路上。
幸福,就是早晨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傍晚和他们一起回家。(合理即可) 十三、 C
十四、 1.略,只要是鼓励自信的话就行2.略,必须是寓言故事
十五、 语文老师:您妙语连珠,像接连不断的知识阶梯,引领我们步入文学的殿堂。 (合 理即可)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十六年前的回忆》
1.C 心(或倒八头) 2. 严厉(凶恶) 清楚 3.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4 :“ , ? 。”
5.从中体会到李大钊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二、课外阅读
1、答案:①不说话,不会把你们当成哑巴。 ②小孩子插嘴没有什么不好。
2、答案:①声音很大,脸色很难看。 ②因为年轻,所以胆子大,不怕人. 3.开朗(响亮) 出现 会心 慈祥 4、答案:⑴ ① ⑵ ③ ⑶③
5、答案:大人说话,小孩子不应该插嘴 美国学校认为,“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是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现 14岁的王勃写出了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超过了许多成年人
6、答案:围绕敢想、敢说来谈 三、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文:32-35分
符合作文要求,题材新颖,主题鲜明,层次清楚,内容具体,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语言清新流畅。
二类文:28-31分
符合作文要求,主题鲜明,层次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细节生动的,但题材较常见。
三类文:24-27分
符合作文要求,突出主题,层次清楚,基本达到字数要求,语句较通顺。 四类文:21-23分
符合作文要求,语句较通顺,但题材普通,层次不清楚,内容不具体。 五类文:15-20分
基本符合作文要求,有中心,能完整成文的,但题材普通,层次不清楚。 六类文:15分以下
能完整成文的,但题材普通,层次不清楚,内容简单,语句不通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