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举酒属.客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夙遭闵.
凶 C.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敛.不凭其棺 D.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 零丁..孤苦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抱:忍受 ②幽邃浅狭,蛟龙不屑.. 不屑:认为值得 ③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④击空明兮溯.
流光 溯:顺流而下 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
祸焉 速:加速 ⑥倚歌而和.
之 和:同声相应,唱和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咸:都 B.夙婴.疾病 婴:绕 C.汝之子始.十岁 始:才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适用 5.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访风景..于崇阿 B.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 中间..驰至九天 C.奉晨昏..于万里 毅不告其实.. D.翱翔..蓬蒿之间 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6.下列加点的词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A.绝.云气,负青天 B.岁.征民间 C.益奇.之 D.迫.
而视之,乃前寄辞者 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置书?于?囊中
B.?帝?过蒙拔擢,?臣?宠命优渥 C.吾念,汝从?吾?于东 D.未可以?之?为信也
8.下面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二、翻译句子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岘山亭记 □ 欧阳修
岘山临汉水,望之隐然,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其人谓谁?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也。
方晋与吴以兵争,常倚荆州以为重,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平吴而成晋业,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而于思叔子也尤深。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为虽不同,然皆足以垂于不朽。
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何哉?传言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凯铭功于二石,一臵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
也。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之回.
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 .余谓君知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则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欲书也。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与夫.草木云烟之杳霭,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而可以备诗人之登高,写《离骚》之极目者,宜其览者自得之。至于亭屡废兴,或自有记,或不必究其详者,皆不复道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精品》?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 烈:功业 .
B.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 属:部下 .C.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 声:声名 .D.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 止:停止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12.作者对羊祜叔子、杜预元凯这两个历史人物颂扬中又略有“隐晦的批评”。以下七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不含“隐晦的批评”的一组是? ?
①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②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③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④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⑤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⑥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⑦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
A.①②⑥⑦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⑥⑦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岘山在荆州一带名气很大,主要是因为它有文化内涵,跟羊祜叔子、杜预元凯这两个人发生了关系。
B.羊祜叔子、杜预元凯,一个“以其仁”、一个“以其功”,都可以永垂不朽。但两人又都“汲汲于后世之名”,作者对此略有隐晦的批评。
C.本文虽名为“岘山亭记”,但对岘山的优美风景只字未提,对“岘山亭”本身也缺乏具体的描写,而只写史君的功绩,在碑亭记中别具一格。
D.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名”字,将历史中的两个人物与史君联系起来,对史君赞扬中不忘鞭策,很是耐人寻味。
1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何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1.
解析: D.“悖”不是通假字,“零丁”通“伶仃”。A项中“羞”通“馐”,“属”通“嘱”;B项中“冯”通“凭”,“闵”通“悯”;C项中“世”通“逝”,“敛”通“殓”。
答案: D 2.
解析: ②应解释为“因轻视而不愿做”;④应解释为“逆流而上”;⑤应解释为“招致”。
答案: A 3. 解析: C.分别为“留居”“停下”之意。A.均为“尚且”之意;B.均为“确实、实在”之意;D.均为“往,到”之意。
答案: C 4
解析: 适:享受。 答案: D 5.
解析: A项,“果然”文中指“很饱的样子”。B项,“童子”文中指“未考取秀才的读书人”。C项,“其实”文中指“其中实情”。
答案: D 6.
解析: B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A项“绝”,形容词作动词;C项“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D项“迫”,形容词作动词,“走近”。
答案: B 7.
解析: 省略形式应为“?吾?过蒙拔擢,?帝?宠命优渥”。 答案: B 8.
解析: D项中一为省略句、状语后臵句,一为代词作宾语前臵的疑问句。A项为被动句;B项为判断句;C项为宾语前臵句。
答案: D 二、翻译句子 9.
答案: ?1?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无道:失道,政治黑暗。第一、二个“为”:装作。也:表示判断的语气词。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