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学员,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华财会服务网参加北京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正式开始这门课程的学习之前,我想先把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还有最近几年的考试情况以及教材的一些变动情况给大家作一个介绍。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门课程的内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会计基础》这门课程实际上是将《会计基础》和《会计实务》两部分内容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教材一共20章内容。教材的前半部分,即第1章至第8章,属于会计基础的内容,讲的都是会计的基本原则以及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等内容。从第9章开始,即从《货币资金》这一章开始,就接触到了具体的经济业务核算,也就进到了会计实务的部分。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最近几年的考试题型。 这几年的考试主要涉及这么几个题型:
1、单项选择题 共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 共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3、判断题 共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注意:判断题的得分标准是这样的:判断正确的得分,判断错误的倒扣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因为判断题答错的话要倒扣分,所以答题时考生要格外的慎重。
从历年考试来看,客观题(即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出题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教材的多个章节,因此要求考生要对辅导教材进行全面的复习。同时切忌死记硬背,还是要重在理解。
4、简答题 通常是2个小题,共10分 5、会计分录题 分值多,共40分。
这40分的会计分录题都是围绕教材的实务部分来展开的,也就是从第九章以后的内容,每年都会有40分的会计分录题围绕这部分内容来进行考核。因此,这部分内容是考生需要重点学习、重点掌握的。尤其是《第十二章 存货》、《第十三章 固定资产》、《第十五章 应付职工薪酬》、《第十九章 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是每年会计分录题考核的重点。
6、计算填表题 分值10分
最后一题是一个类似填表的题型。分值是10分,而且大都来自于会计实务的部分,考核考生的会计基本功和动手能力。例如06年的考试是要求考生编制一张利润表。07年的最后一个题目是要求根据所给资料,采用先进先出法登记材料明细账。08年是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登记材料明细账。09年是填制一张折旧计算表,2010年是根据原始凭证编制一张记账凭证。可以看出,最后这道题主要是围绕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以及报表的编制这
1
些内容来出题,考察考生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考生要扎扎实实地掌握好会计实务的内容,在夯实会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一版教材的一些变动情况。
按照财政部颁布的新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2012年的考试辅导教材基本和2011年的保持不变,但是和之前的版本相比,有了较大的结构和内容上的调整。具体来说,有如下一些变化:在第一章第四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中,增加了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相关的内容; 在第六章账务处理程序中,增加了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将原书中的《库存现金的核算》和《银行存款的核算》两章合并为《货币资金》一章,分三节分别介绍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新增了《第十章 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原书中《往来款项的核算》一章中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的有关内容加上新增的预付账款的内容组成《应收及预付款项》一章,将原书中《往来款项的核算》一章中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的有关内容组成《应付款项》一章;新增了《第十六章 应交税费》,介绍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有关内容;在第十九章《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中新增了《第三节 成本》的内容;按照税法的变动,修订了教材中有关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相关内容。此外,按照新的考试大纲还删减了一些内容:如银行结算方式中删减了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的结算方式;删减了存货数量的盘存方法,即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的内容;删除了原《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一章;删除了转让应收票据的核算内容;删除了定额备用金的有关内容。
从教材的这个变化可以看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希望考核考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注重对考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去做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还是要好好把握教材里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点。
刚才我给大家简要的分析了一下近几年的考试题型以及这一版教材的一些变动情况。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这门课程的学习。来看教材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 总论
本章属于概述部分,是全书的基础章节。从历年考试来看,命题类型多为选择题和判断题。这一章是比较基础的章节,有很多概念性的东西需要理解性的记忆。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对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不用去背,从这么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
2
动,它属于管理的范畴;第二,其对象是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第三,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第四,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各项经济业务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才能够汇总和记录,但货币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比如我们在对一些实物资产进行计量的时候,还可以用到一些数量单位,如公斤等。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有很多,但会计的基本职能只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先来看会计的第一个基本职能,核算职能。
(一)进行会计核算
核算这个基本职能,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1、首先要明确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其他会计工作的基础。
会计的职能有很多,但是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因为如果没有会计核算,就不能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因此,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会计的其他职能都是建立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的。
2、接下来,要熟悉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 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这里考生要注意多项选择题。我们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掌握和记忆。 首先,对于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我们要去确认它是不是会计核算的对象,这是确认的环节;如果是会计对象,接下来,要用货币对它进行计量,这是计量的环节;然后用会计专门的方法将它记录下来,这是记录的环节;最后,用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对外报告出去,这是报告的环节。这就构成了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
3、最后,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这里曾经考过简答题。 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有7种,分别是: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那么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掌握和记忆。一个单位要进行会计核算,
3
必须先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然后运用复式记账的方法来进行会计核算。我们知道,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是从凭证到账簿,再到报表,因此,接下来,会计核算的方法还应该包括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中间,还会涉及一些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的工作。这就是会计核算的7种具体方法,考生一定要熟练地掌握。注意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会计的第二个基本职能,监督职能。 (二)实施会计监督
监督这个基本职能,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掌握:
1、首先要明确,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也就是说,会计监督是对一个单位、一个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监督。首先,要监督一个单位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即是否合法;其次,还要监督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因此,会计监督是对一个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监督。
2、其次,会计监督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既然会计监督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都要进行监督,因此,会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三、财务报告目标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四、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因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的,所以凡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有很多,比如企业购买原材料、企业向银行借款、企业接受投资等等,这些都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因此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都是会计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企业的资金运动。
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即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三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