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摸底测试卷
物 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t=0时刻两车处于同一位置,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两图像交点处坐标及切线如图,则
A.t=8s末,甲、乙两车相遇
B.甲、乙两图像交点t=2s末,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 C.在0~2s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
D.在2~8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2.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当施加拉力F时,物块加速度大小为a,当拉力大小为2F,则加速度大小a’与a的关系为
A.a’<2a B.a’>2a C.a’=2a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某人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保持手握绳的高度不变),利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一物体A沿竖直方向放下,在此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人的速度和物体A的速度大小相等 B.物体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物体A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细绳对A的拉力大于重力
4.从同样高度静止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打碎,而掉在草地上不容易打碎,其原因是 A.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大,而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小 B.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大,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小 C.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快,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动量改变慢
D.掉在水泥地上的玻璃杯与地面接触时,相互作用力小,而掉在草地上的玻璃杯受地面的冲击力大 5加图所示,某一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在一平行板间的运动轨迹如图中曲线,P、Q两点为轨迹上两点,则
A.A板带负电,B板带正电
B.粒子在P点电势能大于在Q点电势能 C.粒子在P点动能大于在Q点动能 D.粒子在P点受力大于在Q点受力
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有某一正弦交流电源,L为自炽灯泡,R1和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现增大照射光强度,则
A.通过原线圈的电流减小 B.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大 C.R1两端的电压减小 D.L灯泡变暗
7.如图是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带电粒子被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速度选择器。速度选择器内
相互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的强度分别为B和E。平板S上有可让粒子通过的狭缝P和记录粒子位置的胶片A1、A2。平板S下方有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带电粒子带负电
B.速度选择器中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能通过的狭缝P的带电粒子的速率等于E/B
D.粒子打在胶片上的位置越靠近狭缝P,粒子的荷质比越小 8.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固定
1圆轨道与水平轨道相切于最低点B。一质量为m的4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从A处由静止滑下,经过最低点B后沿水平轨道运动,到C处停下,B、C两点间的距离为R,物块P与圆轨道、水平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若将物块P从A处正上方高度为R处由静止释放后,从A处进入轨道,最终停在水平轨道上D点,B、D两点间的距离为S,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s?(1?1?)R B.s?(1?1?)R C.s?(1?1?)R D.s=2R
9.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光电流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频率等物理量的关系。图中A、K两极间的电压大小可调,电源的正负极也可以对调。分别用a、b、c三束单色光照射K,调节A、K间的电压U,得到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A.单色光a和c的频率相同,但a更强些 B.单色光a和c的频率相同,但c更强些 C.单色光b的频率大于a的频率 D.单色光b的频率小于a的频率
10.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为了全人类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陆的探测器。为了减小凹凸不平的月面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嫦娥四号”采取了近乎垂直的着陆方式。己知:测得“嫦娥四号”近月环绕周期为T,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四号”着陆前的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B.“嫦娥四号”着陆前近月环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为7.9 km/s
4?2RC.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T2D.月球的密度为??3? 2GT11.如图甲所示两平行极板P、Q的极板长度和板间距离均为l,位于极板左侧的粒子源沿两板的中轴线向右连续发射质最为m、电量为+q、速度相同、重力不计的带电拉子。在0~3t0时间内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不考虑极板边缘的影响)。已知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恰好在2t0时刻经极板边缘射出。上述m、q、l、t0为已知量。(不考虑粒子间相互影响及返回极板间的情况),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