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古代文学(5)复习资料 - 5184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3 7:44: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古代文学(5)复习资料

第六编 元代文学

绪论

题型预测:简答 ..

1、元杂剧的兴起【见笔记】

2、元杂剧在体制上有何特色?【结合笔记】

元代的杂剧在体制上有自己的特点:用北曲演唱,一般一本四折,有的还有楔子,用作交代人物、剧情或串联两折。每折限用同一宫调,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本、末本。一本戏只能由一人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角色除旦、末外,还有副末、冲末、外末、贴旦、老旦、外旦、净、丑等配角。杂剧主要由歌曲与说白两部分构成。歌曲主要用来抒情、渲染,往往写得较典雅;说白主要用来对话或独白,往往用白话来写。

2、元杂剧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娱乐的要求增长,为杂剧的兴盛创造了物质条件与群众基础;?杂剧演出的社会化和商业化;?蒙古贵族对戏曲的偏好;?专业作家群的形成。

第二章 关汉卿 题型预测:论述 ..1、《窦娥冤》的思想内容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为杰出的作品,也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者直接把《搜神记?东海孝妇》这个故事移植到吏治腐败的现实社会之中,但摆脱了一般公案剧或清官戏的窠臼,包容了更丰厚的思想内涵,具有了更强烈的批判功能。此剧主要写封建社会中一个安分守己、纯洁善良的普通妇女的悲剧命运。通过窦娥这位无辜女子被封建礼教、泼皮无赖、贪官污吏戕害致死的悲惨一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和官吏的凶残贪酷,热情地歌颂了被压迫者感天动地、勇敢不屈的抗争精神,广泛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复杂矛盾及真实面貌。

2、《窦娥冤》的艺术成就

1. 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首先,写出了窦娥性格的丰富性。在她身上,既有善良温驯、孝顺忠贞的一面,又有刚强倔强、反抗邪恶的一面,是二者的对立统一。同时这些优秀品质还和一定程度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揉和在

一起,使之成为下层女子的典型代表。其次,写出了窦娥性格的流动性。窦娥从恪守妇道的平凡女子转变为敢于叱天责地、痛斥官府的反抗者,其性格是随着现实矛盾斗争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作者对这一转变过程进行了精心描述,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极富层次感。

2. 作者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营造出浓郁的悲剧氛围,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窦娥冤》深刻地揭示了窦娥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与必然性,反映了封建社会具有本质意义的重大问题,主题鲜明,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而窦娥在刑场上的三桩誓愿竟然一一应验,以及结尾的鬼魂诉冤与清官断案,显然是超现实的幻想性描写,反映了下层民众的美好愿望,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深化了主题,使作品的悲剧气氛更加浓重。

3. 剧本矛盾高度集中,情节紧凑,冲突叠起,而又环环相扣。全剧以窦娥的悲剧命运为中心来组织戏剧矛盾,写了形形色色的矛盾冲突,但作者把构思布局的重点放在两条主线上:一条是窦娥与以张驴儿为代表的社会恶势力的冲突;另一条是窦娥与以桃杌为代表的封建官府的冲突,其中又以后者为主,其它的矛盾冲突都服从于主线的安排。这样就使得情节集中,结构谨严。在关目的安排上,作者也是匠心独具,剧情发展既层次分明,给人以移步换形的紧凑感,又高潮迭出,给人以变幻莫测的紧张感,这就使整个剧情显得跌宕起伏,摇曳多姿。

4.语言通俗平易,明快洗练,形成了独特的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表现了关汉卿杂剧语言艺术的共同特色。

3、试分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性格与悲剧命运【见笔记】

4、以《窦娥冤》为例,试分析关汉卿杂剧的艺术特色【结合教材与笔记】

第三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题型预测:论述 ..

1、以《西厢记》为例,试分析才子佳人婚恋模式的特点(及评价)【见笔记】 2、简述《西厢记》的艺术特色(语言特色、人物塑造及结构特点)【见笔记】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本章了解基本知识即可)

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题型预测:名词解释 填空 ......

1、四大南戏: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简称“荆、刘、拜、杀”。是《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部南戏的合称。这四部戏体现着南戏的发展变化,“四大南戏”中的三个剧本都有传说中的作者,表明文人在南戏写

定过程的作用。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尤其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对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与《琵琶记》一起,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彰显着南曲创作的生命力。

《琵琶记》的思想内容

《琵琶记》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一方面作者的主观动机是宣扬封建教化,“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这一思想贯穿全剧;另一方面,作品在极力歌颂主人公“有贞有烈”、 “全忠全孝”的同时,又真实地描绘了功名利禄和家庭幸福的冲突,“事君”和“事父”的冲突,理念和情感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就暴露出封建社会、封建道德本身的矛盾,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记》的思想意义

《瑟琶记》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创作动机、目的与作品描写的实际情况是相抵触的。此剧开头明确说“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是为了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表扬“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但是,其实际的意义并不在此,而在于它通过蔡伯喈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左右为难的生存状态、主观努力与实际结果常常背离的无奈,以及通过赵五娘表现下层妇女的人格力量(性格魅力)。这就是此剧长演不衰的内在原因。

题型预测:论述 ..1、简述《琵琶记》的创作意图【见笔记】

2、试分析《琵琶记》的作品主旨(客观意义)

?揭示了忠与孝的矛盾对立,政治权利对家庭伦理的破坏;

?个人意志与现世权利的冲突(社会力量对个人意志的压迫)从而揭示出封建道德的不完善乃至虚伪和罪恶;

?真实再现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客观上暴露了社会的黑暗、地方官吏的贪贱; ?赵五娘的形象远远超出“孝妇贤妻”的范畴;

?蔡伯喈形象揭示出中国知识分子在政治生活中的摇摆不定与软弱。

3、请分析《琵琶记》中赵五娘与蔡伯喈的人物形象

赵五娘:(1)生活真实性:其遭遇是千百年来妇女悲惨命运的写照,其性格是千 百年来妇女在艰难困苦的境况中磨练出来的,是忍辱负重的典型; (2)自觉的伦理精神:尽妇之道,代夫行孝。排除个人欲望与情感,对 伦理道德的自觉践履,拥有自觉的受难精神,具有中国古代妇女的优秀 品质。

蔡伯喈:(1)作者的创作态度:“雪谤”。将早期戏文的蔡伯喈形象做了全面改造。 既有主观情感的需要,也有艺术上的需要(剧种的规定); (2)人物思想性格:功名富贵与孝道的矛盾,,对待个人胜过优柔寡断, 政治上动摇不定;

(3)人物评价:抽象化、概念化,封建道德的传声筒,软弱的知识分子, 全忠全孝导致情节上的漏洞。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一章——第二章 题型预测:填空 ..1、版本:

(1)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每则前有七言单题(最早的版本)。

(2)李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 不分卷120回 双题。(李贽) (3)毛本《三国演义》 毛纶 毛宗岗 正统道德(最有影响的版本)。 2、《三国演义》人物刻画“三绝”:诸葛亮—智绝 关羽—义绝 曹操—奸绝

3.《三国演义》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题型预测:论述 ..1、《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结合笔记】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在艺术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1、虚实结合的艺术构思。在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上,《三国志演义》为历史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首先,作者尊重历史事实,并没有依据自己的道德立场去改变历史的进程,全部故事的基本轮廓和重大事件的描写大体上是符合历史的本来面貌的,体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其次,《三国志演义》中的历史实际上是作者重塑的历史,他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如移花接木、踵事增华、无中生有等,对史料进行了合理的取舍与调整,全书不乏铺张渲染与大胆虚构之处,这些地方往往更有利于凸现人物的性格、展现生动的情节,更有利于体现作品的创作主旨,也往往成为全书最为精彩的部分。

2、绘声绘色的战争描写。书中描写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战争,展现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许多战争场景的描写,都堪称是古典小说中的经典片段。其战争描写的突出特点是:1. 善于写不同战役的不同特点,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展示出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即使写同类战争,也能灵活用笔,在相似中见出变化,写出新意,毫不雷同。2. 善于集中笔墨,着重描写战争双方前的力量对比、形式分析和战略战术的运用,以揭示决定胜负的因素。3. 善于在战争描写中突出人的智慧韬略和内在威力,通过战争展示各种人不同的性格特征。4. 善于在写战争时兼写其他活动,或作为战争的前奏和余波,或作为战争的调剂和穿插,使战争既紧张激烈、剑拔弩张,又张驰有度、疾徐相间,节奏分明,摇曳生姿。

3、独具神采的人物形象。《三国志演义》写人物受到题材本身以及儒家道德立场和传统美学理想的制约,具有类型化的倾向,即从历史人物各种性格中,舍弃其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文学(5)复习资料 - 51842 的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5)复习资料 - 5184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hjks89sya4mn0g1luh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