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运动》一节教学设计及学案
这块不能急,学生不理解则多举例。(约5课时) 0 0 设计者:杨志川
20 10 0
1、基础、(1)先判别N、S、W、E: 10 (2)经线分布规律:
030 画出东西半球;
时区和地方时的区别; 1800
各时区的分布;
00
180
0
00 1800 00
取A(700W)、B(1000E)两点,看哪幅图方向是正常(经线上的方向)
2、计算:(1)时区计算:经度/150=N,余<7.50则舍去,余>7.50则加一区。 Eg:1100E,1160W的时区分别是多少?
(2)地方时计算:每差150=1小时(10=4分钟),东加西减。
0
0
Eg:170E是8:00则170W是?
1700E是3日则1700W是?(引出国际日界线的设置及原因) (3)区时计算:东8是8:00则东10?;西8是8:00则西10?;东8是7:00则0区? 东8是5:00(3日)则西5是?
(这些题目设置层层递进,而最后一个则更综合,要画2幅图进行,让学生先做会出现相差11或13小时的情况,而老师画图说明计算出来,再总结同区则之间的差,不同区则是之间的和,然后东加西减就行)
3、俯视图的方向:先判断出N或S,再由自转方向判别出W或E;同时教学生如何画俯视图。
4、最短路线的方法:画俯视图并取两地的直线即是最短距离(特殊:经度相差1800的两地则要通过极点,即只向正南或北走)。找行走方向:取垂线的点即为转折点。(先判别出一直向东或西走,再看南北转折)
Eg:500N,1700E飞往500N、500W再引出500N、1700E飞往500N、100W。
5、经纬度与实际距离的换算:(画侧视图容易理解,不要单纯只画经纬直线比较) 赤道10=111KM,向两极递减,600处则1=55KM 而经线上:10=111KM 6、 周期 方向 自转 公转 速度 意义 备注 1800
00
1800
00
1800
00
1700 1800 1700
说明:恒星日<24小时,通过图形和寒暑假快慢来理解近远日点的快慢。意义则假设地球没有自转和公转会怎样?
2、晨昏线:(概念尤其重要),黑夜与白昼的分界线 (1)标出: 0时、12时、 6时、18时。
教学生如何看图、画图,以及转换;将晨昏线上的点标在其他图的相应地方(抓住3个点) (2)晨昏线上:太阳正在日出或日落?( )地方时为6或18时( )太阳高度为0( ) 说明:晨昏线上的地方时只有在赤道上或春秋分时才是6或18. (3)太阳高度: 与 夹角;(画图说明) 正午太阳高度(H): 时的太阳高度。均为900( )什么情况下=900? 什么是直射?其范围?晋江有没有机会? (说明:画直射图、引出南北回归线及度数, 引出晋江中午时的太阳方位与影子方向。 并画图上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图。) 提出疑问为什么回归线会是2326呢?
引出黄赤交角,再引出极圈6634(互余)根据这几条分成五带: (适当介绍五带的特点。)
3、公转与季节:
(1) 12.22 3.21 6.22 9.23 12.22 节气: 直射点:
(2)重要问题:晋江什么时候白昼最长? H最大? 白昼开始变长? H开始变小?
什么时候白昼是大于黑夜?(3.21—9.23,夏半年)
说明:通过课本图帮助解释,白昼最短之后就开始变长,而H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越接近则H越大,6.22最近。另外,要让学生理解白昼变长与昼大于长的区别,顺便看图引入冬半年与夏半年的概念。
【读图思考】: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与晨昏线的摆动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
说明:通过课本光照图的了解再演示该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与晨昏线的移动
0
,
0
,
(3)基本内容:(务必边看课本图) 春秋分:赤道H= ?;
全球昼夜 ?(日出: 时,日落: 时)
冬至:直射 ?极昼? 极夜? 由南向北:昼 夜 ? 南半球: 北半球:
夏至:直射 ?极昼? 极夜?
由南向北: 南半球:
北半球: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H达一年中 ?(太阳辐射最强) 南半球H达一年中 ? 注:正午太阳高度H=
Eg:3.21这天,20N的H ?20S的H ?
太阳直射100N则200S的H ?
说明:让学生对照课本图来进行,老师先留时间学生完成春分与冬至,讲完后则夏至可以一起填,其中H的最大与最小不大好理解,可以先大概了解之后再深入,公式中主要是找纬度差,在图上解决能很好理解。
4、引申与提升: (1)晨线与昏线:
①有2个交点: 时或 时?(与出现 现象的纬线相切?) ②与赤道交点: 时或 时? ③与当地经线交点: 或 。
说明:画三幅图进行说明晨与昏 线的交点及时间,在图上说明。 而经线的交点则在侧视图中写 出各经线的时间,再说明日出(落)
时刻。
④晨昏线是昼与夜的分界线――>昼夜长短情况(经常判断南北半球或冬夏季节)
日出(落)时刻 昼长 日出(落)时刻 昼夜比例 (夜长) 季节
日出
12 日落
0
0
Eg: 白昼占2/3则几个小时 ?16小时的昼长则日出 ?日落 ?
中国某地5时日出,请问这天日落? 昼长? 。什么季节?
7月份,某地9时出太阳:请问该地是 半球?夜长 时? (2)
太阳直射坐标: 经度: 时的地方?(即白昼的中央;影子向正南或正北或正中) 纬度:①晨昏线与地轴(或经线)的夹角
②当地纬度<――>直射点:H=90°— 纬度差。 ③极昼(极夜)<――>直射点。如20°N――70°N
(3)昨天与今天的分界线:
经线与 经线。当两条重合时全球 ? eg:(1)甲是3号、阴影是2号,请标出分界经线及甲的时刻。 (2)练习找出今天的范围。
(4)太阳方位与影子方向:
问题:400N正午时太阳的方位? ;夏至时昼长?夜长? ;夏至日出的方位? ,什么时候日出在正东方? ;
H什么时候达一年中最大? 多少?
说明:告诉学生这幅图怎么看:方向、日落时刻…… 最后以教室的第一组与第四组冬夏照到太阳为例说明,接下去让学生做以下练习:
晋江正午时太阳位于哪个方向? 影子朝向? 夏半年太阳从哪出来? 又从哪落山? 冬半年太阳从哪出来? 又从哪落山?
北半球极昼区更怪了:0时太阳位于天空的正北方向,想一想12时位于? (画草图说明)
附加题:如下图所示,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某人正在距离B地正南方2775km的某地肉眼观测北极星.观测到的北极星平均仰角为48°。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2)A地此日昼长约__ ____小时,日出时间是_________
甲 160°
_。(3)B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_________
(4)此时东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比旧的一天________ (大、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