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类的的代表有:猫、火鸡和河狸等。在英语中,猫可以用来指代心地恶毒、爱惹口舌是非的女人,如 the old cat (长舌的老太婆)。火鸡和河狸在英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 talk turkey(打开天窗说亮话)、cold turkey(突然停止)、eager beaver(卖力的人)等,然而在汉语中并没有对应的意义,也无法使汉语使用者拥有相同的联想。
以上两种情况体现了英汉双语文化中的缺失现象。 3.英汉动物词翻译方法分析
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是指由于社会文化的附着而产生的意义,这种文化意义是社会所赋予词语的特有的含义(王大来 2012:161)。在处理动物词的翻译时,应尽可能地保留原语言的形象性,并根据译语文化及语言习惯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 3.1 直译译法
对于英汉语内涵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动物词可以使用对号入座的方法进行直译。
⑺她骄傲的就像只孔雀。 She is as proud as a peacock. ⑻那个经理就是只披着羊皮的狼。
The manager is just a wolf in sheep’s cloth. ⑼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Not for nothing does a weasel pay a new year visit to a chick.
英汉语中,孔雀(peacock)均具有“骄傲”的意味,因此在翻译时可以直接套用,并不影响动物词内涵的表达。同样的,狼(wolf)以及黄鼠狼(weasel)的形象在英汉双语中是相同的,具有一致的文化内涵,所以直译即可。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对于有着相同或相近内涵意义的动物词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此过程并不涉及意义的转化,对源语读者和译语读者来说不存在理解困难,交流便利。 3.2 归化译法
对于英汉语内涵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动物词可以使用归化译法的方法,在翻译过程中充分理解动物词在该文化内的意义,将动物词转换为内涵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译语词,以此保留语言文化的魅力,避免歧义和混乱。 ⑽树倒猢狲散。
Rats desert a falling house. ⑾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⑿我回家时就像只落汤鸡。
I came back home as a drowned rat.
以上例子体现了当双语间动物词文化内涵不同时,归化译法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通过双语间的文化转换,体现了译语文化,利于译入语读者的理解。 3.3 注释译法
对于在双语间内涵意义无对应的动物词应使用直译加注释或意译法加注释的手法进行翻译,这样一来既可以保留源语的文化风味又可以通过注释使译文接受者理解原文涵义,有力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⒀这对情侣被棒打鸳鸯了。
This couple can not be together like Yuan yang. ( Yuan yang is kind of faithful bird which stays forever with its couple.)
⒁ I swear she will tell him, the old cat! 我发誓她一定会告诉他的,这个长舌的老太婆! (在英语中,猫可以指代长舌的女人,因此此处译为长舌的老太婆。)
⒂ Let’s talk turkey! 我们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以上例句体现了注释法的应用。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注释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有利于读者理解,也有利于双语间跨文化的交流。
以上三种翻译方法要根据现实实际情况适时运用,相互间可以互相使用。根据原文文化以及译语接受者的情况选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译者要对英汉双语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并有着转换自由的翻译语言能力。 4.小结
本文就英汉双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发现在这些词语中,有的英汉语拥有相同或相近的内涵意义;有的内涵意义不同甚至相反;有的双语间没有对应的内涵意义。以上分析充分体现了英汉双语文化差异性以及共通性的存在,以及翻译对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对英汉动物词翻译方法的探究,深化了对此类相关文化的翻译的认识,找到造成差异的根源,以此来避免障碍和误解。我们作为语言学习者,更应该从文化角度入手,在更高层次和更深意义上把握语言,从而提高文化差异敏感度,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丰富翻译实践的发展,在和谐的环境中交流,在共赢的条件下前进。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