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产险异军突起 团险市场上演三国演义
-
2004年底,团险业务向外资寿险公司敞开了大门,当时很多人为此紧张,以为外资公司会迅速攫取已有的团险份额。然而一年半之后,外资团险的“狼”没有来,中资产险却在团险市场上异军突起,本来是双方对峙的市场格局,没想到却变成了中外寿险加中资产险的“三国鼎立”。
中资产险:借意外险抢市场
2003年修订之后的《保险法》允许产险公司经营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一直对此业务虎视眈眈的产险立即积极响应,仅人保、太保和平安财险三家公司就在一个月内推出43款意外险产品,其中包括团体险。2005年起,随着产险公司数量和分支机构的扩张,短期健康险和意外险的规模也快速扩张。2005年其保费收入占人身险市场的1.38%,占人身意外和健康险保费收入的11.31%;2006年上半年,上海市场市场的意外险的保费收入为4.70亿元,其中产险公司为1.53亿元,占了近1/3。
某产险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意外险并没有刻意区分团险或者个险,但团单数量不少。尤其是
一些企财险客户,如果对以前服务比较满意,说动其投保团体意外险并不难,更何况还有价格上的优惠。
业内专家认为,产险公司庞大的团体网络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借助车险、企财险的优势,一揽子销售意外险非常方便,可以直接为已有客户提供人身险和健康保险。可以说,产险公司借意外险挺进了原本由寿险公司专营的人身险市场,尤其是是团险领域。
面对产险的进逼,寿险公司也感受到了威胁,太保人寿团险部人士透露,产险公司经营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之后,凭借其车险和企财险的渠道优势,对几家大公司的团险业务已经造成了冲击,国寿、平安人寿和太保寿险的团险都有大客户被抢的案例。相比之下,外资团险由于进展缓慢,似乎还没有形成威胁。
中资寿险:另辟蹊径巩固优势
来自同业公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寿、平安、太保的团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8.03亿、9.53亿元、6.07亿元,占市场份额的82.9%.虽然面对外资和产险公司的双重挑战,但中资寿险公司的“龙头地位”短期内仍不可撼动,特别是几家老牌公司已开始调整策略以巩固自身的业务领先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