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沟大桥工程质量技术管理总结
(三项目)
横沟大桥工程自2010年6月27日进场,保迅速确定了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并于2010年8月3开始进行桩基施工。施工中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与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主体工程在2010年11月30日完成,大桥附属工程及两端引道工程于2010年12月18日全部完成。现将工程质量技术管理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横沟大桥位于涛坪线(s341),桥梁中心桩号K26+144,地处莒南县朱户镇境内。现状桥分为两部分,左侧老桥建于1974年,为20孔10.7米砼拱桥,桩基础。右侧桥梁系1999年加宽,宽度3米,上部为(6*11.4+14*10.7)米普通钢筋砼空心板,独柱式墩,桩基础。桥面宽度为(净10+2*0.85)米,桥头接线路面宽度9米,土路肩宽1.5米。
在原桥位新建11-20米预应力砼空心板桥,柱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面宽度净12+2*0.5米。中心桩号K26+144,右夹角90度。本桥在0号桥台、5号桥墩及11号桥台处分别设置3道D80伸缩缝。
本桥所处地区地震动峰加速度: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值:Ⅶ。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1/100。 二、工程施工方案选取
2010年6月,接到施工任务后,迅速组建项目部,展开了大桥的施工。熟悉图纸后,首先进行施工方案的选择。
1、预制场地的设置:施工现场场地狭小,无法设置预制场地,通过了
解兄弟项目在15公里外有一闲置拌合场地,通往拌合场地的路况很好,完全满足运梁要求。拌合场地面积为9000m2,现场场地平整、水电齐全,符合板梁预制要求。
2、预制底模设置:通过成本对比及以往的施工经验,采用水磨石底模完全满足板梁预制的质量要求(水磨石的质量严格控制:强度、顶面平整度)。预制底模数量设置28个,两两相对,充分预留机械运转空间。
3、预制板梁机械及模板:预制场现场设置500型强制搅拌机(性能良好)1台,2台50型装载机,现场不设置龙门吊,中间过程需要2台25T吊车及1台拖车进行板梁转运,费用成本比设置龙门吊要低。板梁侧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本工程空心板梁使用钢内模施工难度较大,现场芯模采用橡胶气囊,橡胶气囊的质量要严格把关(橡胶的厚度很重要),侧模加固方法采用上下对拉螺栓施工。
4、下部构造施工:桩基施工进度对整个工程的进度起到决定性作用。考虑用电负荷及工作面地质情况,施工现场进场5台冲击钻机。考虑现场场地狭小、下部构造砼用量不是太大、施工时间较长,施工现场不再设置砼拌合场地。下部构造砼采用莒南县华兴商品砼,通过验证图纸中的各种标号的砼配合比,莒南县华兴商品砼质量合格。
5、板梁吊装:根据现场条件架梁高度不是很高及以往的施工经验,板梁吊装采用2台50T吊车或采用1台130T吊车进行吊装,吊装现场要求平整。
三、工程质量管理
横沟大桥的质量控制重点是板梁预制、桩基施工,难点是板梁的预制
质量,影响整个工程外观质量的部位是桥面系及附属工程。下面就施工中质量管理的重点总结如下:
1、现场施工放样:横沟大桥属于危桥改造工程,老桥要完全拆除。保证桥梁中线不变,桥梁顶面高程不变。桩基施工中,要尽量避免与老桥桩位重合,老桥跨径组成为6*11.4+14*10.7普通钢筋砼空心板,新桥为20米空心板梁,无法全部避免重合,通过现场定线有3棵桩基与老桥桩基重合。
2、现场设置水磨石底模,通过板梁预制底板质量来看,水磨石底模施工质量不如采用钢板底模。采用水磨石底模很难保证板梁底面平整度及色差,影响板梁的外观质量,现场采用厚塑料进行铺底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吸取的经验:板梁预制底模顶面设置最好采用钢板(4mm厚)或者采用硬塑料板(厚3mm以上)。
3、橡胶气囊上浮:空心板梁 四、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
开工之初,前期进行程序资料建立,施工方案确定以后,开始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项目划分,总体施工计划的编排;建立施工资料管理台账。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资料整理办法、路桥公司质量技术资料整理办法进行建档管理。 ㈠组织管理措施:
1、根据质量目标的分解情况,签订质量目标责任卡,对项目经理、副经理和项目总工三人实行重奖重罚,同时建立健全了以项目总工和质检工程师为首的质量自检体系。
2、项目中项目总工和质检工程师具有质量否决权,质检工程师编制质量控制的实施细则,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并组织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定期组织召开质量例会,对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统计、评定分析,并协助技术负责人采取措施改进质量。施工队设质检员及班组质检员,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工序自检体系,层层把关,质检工程师验收评定的结果和奖罚每次例会后张榜公布。
3、实行计件工资与质量挂钩制度,制定严格的质量奖罚规定,因工人原因使质量达不到目标的,奖罚在当月的班组超产工资中兑现,以加强工人抓质量的自觉性。
4、技术管理中,实行严格的图纸会审、施工原始记录、技术交底、技术尺寸放样复核、材料检验、工程隐蔽、工程分项验收等各项制度,并做好质量记录。加强和完善质量监测手段和设备,对测量控制、原材料采购、试验控制进行重点把关。 ㈡保证质量的具体措施:
1、施工组织设计中重视技术质量措施的投入,对提高工程质量引起的机械设备、地材的投入增加,及时落实。
2、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重点抓施工过程中的细节质量,消除质量通病。
3、暑雨季与冬季制定严格的暑雨季与冬季施工方案并按此方案组织施工。
本工程通过采取以上的质量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工程根据我项目部自检与监理抽检,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达到质量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