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2:10: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十一册(全册)

目录:

1、远近的奥秘 2、 风景写生

3、心中的风景 4、会动的剪影

5 、 水墨画—动物

6、 形体切挖 7、我们做乐器

8、宇宙之旅

10、爱护古建筑

11、 电脑美术 12、中国画和油画

远近的奥秘

课时: 2-3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9、保护文物缺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

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第 1 节课 感知透视(基础知识) 一、组织教学: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 纸上表现

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 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 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 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 先找到消失点。

② 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 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 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近高远低、近宽 (出示课题: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4、 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 作业展示

第 2-3 节课

体验透视(课堂实践) 一、引导阶段

1、检查课前准备 2、回顾透视的基础知识点

二、发展阶段

1、 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 、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 、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 ; (3) 、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 ( 4)、整理画面。

2、 讲评作业

(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 ( 2)、老师统一点评。 三、拓展阶段

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

风景写生

课时: 3-4 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第 1 课时) 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 哪些透视方法的。 ”巩固、加深对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的理解。 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 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 2 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师: “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 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 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 系。”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 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风景 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 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 。欣赏一些 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 (第 2-4 课时)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 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老师巡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作业点评。 《心中的风景》 课时: 2-3 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在作 业过程中培养对

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

(通过教师讲授指导与学生练习来解决 )。

难点: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 (通过示范和学生实践来突破 )。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教材,大挂历风景挂图,示范用水彩画具材料等。 学具:教材,水粉画工具材料和 8 开作业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画具准备情况,安定好学生精神,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观赏导人,板书课题。

1.出示观赏风景画作品。 (可用优秀学生作业 ) 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 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 (三 )讲授新课。 (边讲边示范 ) 1.选景构图。

可用较大的彩色风景照片挂历作为实景,也可将学生带到室外,视具体情况来确定。用挂 历是方便易行且有效的办法。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 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

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主要的景物 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2.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铺画景物色彩。以教材上的示范步骤为例。

(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

搜索更多关于: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的文档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huyo1e8vx6c4rp7oypx5gf8x599m300sx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