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三: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4)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①口算写出结果。 ②说说口算方法。
2.教学教材第11页例1后的想一想。 (1)出示第二个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 600÷3=200 (3)试一试。
6000÷3 60000÷3 360÷6 640÷8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1)集体看“做一做”。
(2)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 (3)找出其中的运算规律。 (4)独立完成。
(5)验证其运算规律是否正确。
【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1、2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练习。
第1课时 口算除法(1)
口算方法:
用被除数最高位的数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1.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设计训练题目,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通过口算训练,加强了学生对口算算理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3.在训练的设计中缺乏趣味性的练习,有待改进。
第2课时 口算除法(2)
【教学内容】
口算除法(教材第12页例2、例3及“做一做”,第13~14页练习三的第3~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一位数除法的口算。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重点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一位数除法的口算。
【情景导入】 卡片口算:
4÷2= 8÷4= 10÷5= 16÷8= 40÷2= 80÷4= 100÷5= 160÷8= 400÷2= 800÷4= 1000÷5= 1600÷8=
学生开火车练习,当学生口算到第四组的时候,后面的两个会有难度。 那应该怎样计算呢?
那么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口算除法,并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12页例2的情景画面:
(1)学生读题。
(2)找出题中的信息,并说出哪些是已知,要求什么,应该怎样求? (3)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把120看作是12个十,12÷3=4,所以10×4=40(张)。 方法二: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40×3=120,120÷3=40(张)。 方法三:
把12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0,120÷3=40(张)。 试一试。
140÷7= 350÷7= 2.教学教材第12页例3。 (1)出示例3情景图。
(2)学生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怎样求解呢? (3)学生根据例1、例2的学习,提出解决方法。 (4)分析、汇报并板书。 方法一:(结合实物)
把6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2,所以66÷3=22(张)。 方法二:
66是由6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因为60÷3=20(张),6÷3=2(张),20+2=22(张)。
所以66÷3=22(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