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吨。南山药师玉佛是国内最大的室内玉佛,像高13.66米,重660吨。南山禅寺前身是龙口市著名的石泉寺,创建于唐代,中轴线有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圆通殿、藏经阁五重殿阁,佛像全部为金身。两侧有伽蓝殿、祖师殿、文殊殿、普贤殿等10多个配殿,塑像为彩绘点金,整个寺院规模庞大,气势宏伟。
此联既富禅意,又在为南山景区作广告。它上、下联互文见义,合起来强调一个意思:如果想真心烧香拜佛、皈依佛门,就不必到远处寻游探访,此地的南山便是名山胜地。一方面说“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处处可修心,时时能成道;另一方面为南山树了一块巨幅广告牌——佛教胜地,禅宗名山!不过,广东南山也确实不虚此名。
杭州中天竺法真寺联:
我门中缔结福缘,岂惟在一柱清香几声佛号; 你心里能全善果,自然的秋生桂实春茁兰芽。
在杭州西湖西面、灵隐寺和天竺山之间,有三座天竺寺。从灵隐到天门山,周围数十里,统称为天竺山。自灵隐寺山门沿天竺溪向南而上,依次为下天竺、中天竺、上天竺。三天竺寺皆以供奉观世音菩萨为本。中天竺寺位于天竺山的稽留峰下,四周群山环抱,景色幽美。
此联是说,与佛门结缘,不一定表现在烧几柱高香、念几声佛号,只要心中有佛、一心向善,自然会参透佛理、修成正果,就像兰桂春天开花生长、秋天结出果实一样。古人常把兰桂芬芳与美德懿行联系,所以句中的桂实、兰芽又喻佛性禅心。该联实际也强调的是心无尘物、顺其自然,便会达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的修炼境界。
21
甘肃敦煌鸣沙山鸣山寺两联:
景是仙鸾描出画; 形为天马负来图。
沙自几时鸣,惊雷但有蛰龙起; 池犹亘古在,出水还期天马来。
鸣山寺所在的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鸣沙山,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蔚为壮观,沙有红、黄、绿、白、黑五色,晶莹细腻,不沾一尘,如遇流动,则因摩擦、静电、共鸣而发声,由此而得名。山下有一弯泉水,远看酷似月牙,所以取名月牙泉,千百年来沙山环泉而不被掩埋,地处干
旱沙漠而泉水不浊不涸,神奇罕见。
这两联都是写景联,特点是把眼前景色与历史传说自然融合,描摹出鸣沙山、月牙泉“山以灵鸣,水以神秀”的独特景观。前一联说此地的景色,是仙鸟描出的画、天马背来的图。后一联说鸣沙山历史悠久,蜿蜒起伏,仿佛惊雷中飞驰的虬龙;月牙泉从古至今,不干不涸,清澈晶莹,天马由此诞生的传说仿佛是真的一样,人们希望它出现在眼前。《汉书》记载,渥洼水(即月牙泉)中曾出生天马,被汉武帝得到,还写了一首天马诗。两联都把这一传说融入其中,因景生情,赞美鸣沙山、月牙泉的神奇美妙。
福建莆田兴化府城隍庙联:
22
百尺高梧,称得起一轮明月; 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福建莆田市兴化府城隍庙,始建于明代,历代有修,现存仪门、大殿、后殿及明清碑刻10多方。
兴化有郑板桥故居,此联便是郑板桥所题。大家出手,自是不同凡响,格调清新,意境幽闲: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梧桐树顶,仿佛是被树枝撑起;寂静的小院,低矮的茅屋,深夜五更仍传来朗朗书声……这哪里是在题写城隍庙,分明是在描写自己的小居!从中充分表现出主人神闲气定、性静情逸、淡泊名利、从容处世的心态和气度。 也正因为如此,清心剑栩特以该联作为寺庙名联欣赏的押尾联,提醒自己在当今这个纷繁喧嚣的世界里,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沉静,并以此与投缘的朋友们共勉。
寺院对联撷萃
寺联语
一、镇江金山寺
千古英雄浪淘尽; 天下名山僧占多。
.金山寺,又称江天寺,与高旻寺、天宁寺合称临济三大丛林,位于江苏镇江金山。相传为东晋时创建,梁武帝曾在此寺启建水陆忏法,宋真宗尝颁赐大藏经。历代高僧如:佛印了元、高丽义天、杨岐圜悟克勤及天台宗山家派的南屏梵臻等尝住于此。寺中楞伽台、妙高台曾为苏东坡写经吟诗之处,今仍留有苏东坡的玉带。清代康熙、乾隆两帝也曾至此参访,并御书赐联,小说中白蛇水没金山寺及金山活佛的神迹异事,使金山寺声闻遐迩。
二、镇江定慧寺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近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23
.定慧寺,位于浙江镇江的焦山,原称普济寺,为唐代古刹。宋代重建,称焦山寺,圜悟克勤、佛印了元、枯木成法等禅师曾住此寺,郑板桥也曾于此寺读书。清朝康熙皇帝颁赐匾额,赐名定慧寺,成为著名道场。
三、芜湖广济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就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广济寺,位于安徽芜湖的赭山西南麓。寺初创建于唐昭宗乾宁年间(八九四-八九七),名永清寺,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一○○八-一○一六)改为今名。清乾隆、嘉庆、光绪年间均曾修葺。现存殿宇三重,世传寺内藏有价值连城的金印。殿后有赭塔、滴翠轩;赭塔规模宏大,“赭塔晴岚”为芜湖八景之一;滴翠轩,传为昔时黄庭坚读书处。
四、苏州戒幢寺
圣教名言,独乐何如同乐; 佛家宗旨,杀生不如放生。
.戒幢寺,位于江苏吴县的苏州。初名归元寺,明代茂林和尚住持该寺弘扬律宗,更名为戒幢律寺,成为江南名刹之一。大雄宝殿西边的罗汉堂,屋宇深广,有四十八间,呈田字形,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雕有罗汉五百尊,栩栩如生,高如真人。
五、鄞县天童寺 大护法不见僧过; 善知识能调物情。
.天童寺,位于浙江太白山一峰天童山。西晋僧人义兴草创,历唐、宋数帝,先后重建并赐号为“天童玲珑寺”、“天寿寺”、“景德禅寺”等,成为十方丛林的重心,宋时为五山大寺(太白山天童寺、杭州径山万寿寺、宁波阿育王山广利寺、杭州南山慈恩光孝寺)之一。宏智正觉等高僧驻锡于此。另有日僧明庵荣西、希玄道元等人至寺参学,将曹洞禅传回日本,此寺成为日本曹洞宗的祖庭。
六、杭州下天竺寺(法镜寺)
法幢现慈云,观秋月春花,尽是三空妙谛; 智灯悬宝座,听晨钟暮鼓,无非一点禅机。
.在浙江杭州有三座天竺寺。在白云峰北者,称上天竺寺;在稽留峰北者,称中天竺寺;在飞来峰之麓,称下天竺寺。三天竺寺皆以供奉观世音菩萨为本,每年阳春有百万仕女群集进香。下天竺寺创建最早,东晋时西天竺僧慧理草建。曾显种种奇瑞,蒙赐“后天竺灵山寺”额;吴越王钱镠重建,赐名“五百罗汉院”。宋时,天台宗山家派慈云遵式入寺,大张天台教纲,世称天竺忏主。寺原为天台宗道场,后改属临济宗,清朝乾隆皇帝赐名法镜寺。寺旁有翻经台,为谢灵运等重治《北本涅槃经》为南本之处,另有纪念唐朝僧圆泽与李缘相约来世相见的“三生石”。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