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14:01: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 计算位移值时应精确至0.1mm,同时应将同一点上的垂直位移值和水

平位移值进行矢量和的叠加,求出最大值,与允许值进行比较。

(3)

当最大位移值超出控制值时应及时报警,并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对策,

同时加密测量频率,防止意外突发事故,直至采取有效措施。

●数据分析与处理

以广州地铁二号线某区间工程管线沉降监测为例。

绘制时间——位移曲线散点图,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可选取合适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预测管线的最大沉降量,如图3-3-28;沿管线面沉降槽曲线,如图3-3-29,判断施工影响范围、最大沉降坡度、最小曲率半径等。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检算管线的安全性。 沉降值(mm)时间(D)0.06-1-5.06-46-76-106-136-166-196-226-256-28 -10.0-15.0-20.0-25.0图4-3-28 管线沉降测点G7沉降历时曲与隧道右线中线距离(m)0.0沉降值(mm)5.3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监测

●监测目的

G1-1 (14.5)G1-2 (9.5)G1-3 (3.5)G1-4 (0.0)G1-5(-3.5)G1-6 (-13.5)G1-7 (-17)G1-8 (-20.5)G1-9 (-25.5)G1-10 (-30.5)-5.0-10.0-15.0右线中线左线中线-20.0 -25.0图4-3-29 管线沉降槽曲拱顶下沉和收敛量测值是反映隧道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数据,是围岩和支护系统力学形态变化的最直接、最明显的的反映,易于实现量测信息的反馈。

●测点布设间距及要求

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控量测断面按表7.4的要求布置。

表7.4 量测断面间距

围岩级别 Ⅳ~Ⅴ Ⅲ Ⅰ~Ⅱ 注: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断面间距(m) 5~10 10~30 30~50 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拱顶下沉和收敛测点参照图7.2布置。

(a) (b)

图7.2 拱顶下沉量测和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线布置示意图

(a)拱顶测点和1条水平线示例;(b)拱顶测点和2条水平线、2条斜测线示例;

(c)CD或CRD法拱顶测点和测线示例;(d)双侧壁导坑法拱顶测点和测线示例

测点埋设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并在开挖后12h 内测得初读数,最迟不得超过24h。测点尽量埋设在岩土体内,埋设时在岩体内钻孔,放入测点,用水泥砂浆锚固结实,

在Ⅴ级软岩段测点可焊接在初支钢支撑上,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测点,尽量使量测数据不中断。

●监测仪器及精度

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附加钢挂尺进行量测,精度控制在0.1mm。收敛采用数显式收敛计,精度0.1mm。

以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站暗挖区间工程拱顶下沉监测为例。 根据测量值绘制沉降历时曲线,如图3-3-30所示,由图分析: 沉降值(mm)1月10日1月30日2月19日3月11日3月31日4月20日5月10日5月30日0时间(D)-10-20-30-40-50-60-70-80Ⅰ部Ⅱ部Ⅲ部-90

5.4建筑物监测 Ⅳ部及后续沉降图3-3-30拱顶下沉历时曲线图 在城市地区修建隧道,往往地表周围有建筑物。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建筑物监测,目的是掌握工程施工期间建筑物的变化情况,以便当建筑物的某一部位或构件变形过大,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加固措施,确保建筑物安全与正常使用。

●建筑物调查

在地下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建筑物进行调查,根据建筑物的历史年限、使用要求以及受施工影响程度,确定具体的监测对象。然后,根据所确定的拟要监测的对象一一进行详查,以确定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

建筑物调查的项目与内容有:

(1) 建筑物概况(建筑物名称、所在地、用途、竣工时间、设计者、施工监督、施工者);

(2) 建筑物规模(顶层数、地上层数、地下层数、主体结构、檐高、基础形式、标准层的高度和形式);

(3) 图纸与资料(设计书、设计变夏、土质钻孔柱状图、施工记录、施工图、竣工图、过去的调查资料、有关的法规)

(4) 建筑物历史变迁(用途变更、改扩建、有无修补、设计用途与实际用途有无不同、有无受灾);建筑物内外环境(振动鉴定建筑物的主要动机及经过); (5) 有关人员的意见(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官方机构);

(6) 使用状况:使用历史(设备更新情况、改扩建、火灾及其他灾害、使用年限、荷载变化);荷载(静荷载、冲击荷载、振动、重复荷载、热荷载);环境(药剂、气体、气象条件、冻结、放射能)、大气污染;

(7) 基础与地基:基础和桩:(基础不均匀沉降、木桩钢桩的腐蚀、桩的变形、桩的负摩擦);地基(土质钻孔资料、地基的变形、地基加固、土压力、水压、土壤的腐蚀、振动特性、地下水(地下水的变动及水质)。

(8) 材料:混凝土(表面状态、强度、碳化深度、质量、钢筋锈蚀);钢材(材质、力学性能、钢结构锈蚀、疲劳、耐火防护层);围护材料(屋面防水、地下防水、外墙装饰层);木材(表面状态、力学性能、虫蛀腐朽)。

(9) 结构尺寸:(构件尺寸、构件断面尺寸、配筋、钢结构尺寸)耐震强度;变形(楼板变位、梁的变位、建筑物整体变形);结构裂缝(楼板和小梁的裂缝、梁的裂缝、柱和承重墙的裂缝);构件损伤(混凝土柱、梁、楼板、承重墙及钢结构柱、钢支撑〉;连接(连接形式、铆钉、螺栓、高强螺栓、焊接〉;构件的刚度和承载力(楼板、梁);振动特性(固有周期、固有形式、衰减);

●建筑物沉降监测

水准点水准点的构造、形式以及埋设方法可参照前述内容。水准点离监测建筑物的最近允许距离见表3-3-13。

表3-3-13 根据建筑物性质、层次和用途确定水准点的位置

搜索更多关于: 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 - 图文 的文档
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i4jo2x2r300kc41ztp5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